分享

西周末期的三两事(3):西周灭国的真相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30

笔者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西周被灭国也是如此,也有始有终,也有子丑寅卯的前因后果。

盛极而衰

《周易》记载: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中国的哲学思想及几千年王朝更迭的史实告诉我们,盛极必然走向衰落,夏是如此,商是如此,周也是如此。那么周由盛转衰的临界点在哪里?是什么时候?

文章图片2

纵观西周历史,其中过活的最多姿多彩的莫不过(周穆王)姬满,《穆天子传》中详细记载了穆王巡游天下的盛景,有想详细了解的可品读这本书。

文章图片3

周穆王画像

但话又说回来,周穆王巡游天下,四起兵戈,致使国库空虚,在周穆王晚年的时候,荒服国家都不来朝拜了。

文章图片4

《史记-周本纪》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犬戎树敦,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王室衰微

周穆王的肆意挥霍和向四处发起的征讨,致使国库空虚,整个国家空有强盛的外壳无强盛的里子,周共王上岗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稳固面子,不得不用王室直辖的土地去册封给诸侯、大臣。

文章图片5

为了充实里子和支撑面子,周共王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主要大政策有一下三条。

1,允许土地私有,但要向天子缴纳税金

2,裁剪军队,明法休养,生息与民。

3,对外上,以和为贵,尽量不发生武装冲突

以上几条施行之后,确实缓解了周共王的燃眉之急,虽然符合当时国情需要,但从长远看,土地私有化,那诸侯、士大夫兼并土地就变得合理合法,诸侯趁势做大,王室所掌控的土地进一步减少。

因此,从周穆王晚年至周共王一朝,由盛转衰。

诸侯携德

《竹书纪年》记载:懿王 名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郑。 

七年,西戎侵镐。  

十三年,翟人侵岐。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二十五年,王陟。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

从共王7年,13年发生的西戎、翟戎侵袭周都,接连两次的侵袭说明,王师败逋,王师已经不堪大用,如果有用也不会在共王15年放弃都城镐京,迁往槐里。

文章图片6

懿王迁都

到了周孝王时期,王室的权威有了短暂恢复,即使如此也无法挽救已经走下坡路的周王朝,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诸侯方伯们的势力。

诸侯不朝

到了周夷王时期,王室的权威愈发荡然无存,有的诸侯也不来朝贡,比如楚国,且诸侯间互相侵伐,互相兼并。

文章图片7

卫顷伯靠贿赂周夷王而被册封为侯,诸侯中的楚国更是自封为王,齐国僭越修建祭天台,王室权威衰落至此,可见一斑。

文章图片8

《史记·三十世家·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史记·三十世家·卫康叔世家》榅伯卒,子靖伯立。靖伯卒,子贞伯立。贞伯卒,子顷侯立。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顷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

诸侯叛周

《史记·三十世家·管蔡世家》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

《史记·三十世家·晋世家》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

根据太史公记载:周厉王无道,暴虐,所以诸侯多叛周,特别是西戎,灭亡西周的主角之一。

文章图片9

王师多败逋

周宣王时期,前期中期又将王室的权威给恢复了些,但是其晚年接连战事,接连的惨败,军心涣散,兵员不足,让原本并不强盛的王师更无战斗力可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申戎联军势如破竹地攻下周朝王都镐京了。

文章图片10

《竹书纪年》 记载

宣王三十三年,齐成公薨。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
  三十七年,有马化为狐。燕僖侯卒。楚子鄂卒。
  三十八年,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
  三十九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
  四十年,料民于太原,戎人灭姜邑。晋人败北戎于汾隰。
  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
  四十三年,王杀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晋穆侯费生薨,弟殇叔自立,世子仇出奔。
  四十四年(晋殇叔元年丁巳)。
  四十六年,王陟。

宠幸奸佞

 《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记载“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同也;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妖试幸措,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

《史记-周本纪》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

《吕氏春秋·纪·仲春纪》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於干辛、岐踵戎,殷纣染於崇侯、恶来,周厉王染於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於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

经历了周宣王的一番折腾,西周的王师已经难堪大用,而政治上周幽王宠幸虢公鼓、祭公敦,虢公鼓官拜卿士(上卿),主理国政。军队不行,国政也不行,国人皆怨。此时的西周内忧外困,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沿。

文章图片11

废除申后、太子

《竹书纪年》记载,太子实质被废是在周幽王当政的第五年,名义被废是在第八年,而王后被废大约是在幽王五年至幽王八年。

有传言说申后、太子被废是虢公鼓、祭公敦、褒姒联手促成的,笔者查看(笔者看过的史书)史书,并没有证据说这两个人和申后、太子被废有关。

文章图片12

但申后、太子被废是史实,且申后、太子被废后均落脚申国

申侯为什么会动怒?

于公:申国作为周朝镇守西陲的方伯,在王廷失势,势必影响申国的根本利益。

于私:幽王没有把他这个老泰山放在眼里,女儿,外孙被废,这是在打申侯脸面。

文章图片13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记载: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闲,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

从史料上看,申国在周幽王时期并不是一方小国,而是一方霸主,这一点笔者认为必须搞清楚。

申后、太子被废事件是西周灭国的导火索,开启了西周国灭的倒计时。

周幽王伐申

《竹书纪年》记载:幽王 名涅。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  晋世子仇归于晋,杀殇叔。晋人立仇,是为文侯。  王锡太师尹氏、皇父命。  

二年(辛酉,晋文侯元年),泾、渭、洛竭,岐山崩。  初增赋。  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  

三年,王嬖褒姒。  冬,大震电。  

四年,秦人伐西戎。  夏六月,陨霜。  陈夷公薨。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  皇父作都于向。  

六年,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  西戎灭盖。  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七年,虢人灭焦。

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 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  秋九月,桃杏实。  王师伐申。  

十一年春正月,日晕。  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文章图片14


幽王九年,申国、曾国、西戎来往密切,这让周幽王非常不快,紧接着在幽王十年就会盟诸侯,集齐诸侯之力,讨伐申国。

从这件事看,申国并无叛周之意,至少当下没有拉大旗,反西周,申国和曾国互为邻邦,有个外交使臣往来,合理合法。

文章图片15

申国与西戎互遣使臣,那是因为申国前身名叫申戎,是中原民族和西戎民族的杂居地,后来通过姻亲归附周,世代为西周镇守西陲,世代为中原民族和西戎民族的中间人,传话人。他们身上有一半的戎族血脉,因此申国和西戎互遣使臣,合情合理。

而就这么合情合理合法的举措,却遭到周幽王猜忌,或许申侯有所图谋,但所图尚未施行幽王就悍然发动对申的侵伐。

幽王伐申是压倒西周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申鄫戎联军

《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记载: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师若在,其救之亦必然矣。

文章图片16

从上国语-郑语中可知,申国,鄫国,西戎应该早就结同盟关系。

鄫国为什么会淌这趟浑水,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1,是申国为方伯,鄫国为小弟,小弟出事,大哥帮忙,大哥出事,小弟帮忙。

所以,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周的灭亡是由一连串的问题日积月累,矛盾不断激化造成的。

2,是因为与周有新仇,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幽王二年(辛酉,晋文侯元年) 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王子多父就是周幽王的叔叔,当朝的司徒。

《竹书纪年》记载:宣王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

西戎素来与周王室不和,宣王时期更是将仇怨升级为不死不休的地步,有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竹书纪年》记载: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终于,在周幽王十一年春,正月,西周覆灭。

文章图片17

总结

 韩非的《韩非子·喻老》记载:“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所以,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周的灭亡是由一连串的问题日积月累,矛盾不断激化造成的。

所以,长城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西周的灭亡是由一连串的社会矛盾日积月累,矛盾不断激化造成的,明君不过是起到减缓灭亡的作用,昏君则是起到加速灭亡的作用。

以上仅代表笔者看法,不代表史实真相,当中不免会携带个人臆断,勿怪。

—— 完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