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胡希恕经方医学
来自: 庆萌堂 > 《胡希恕统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名老中医白长川教授论伤寒血分证
名老中医白长川教授论伤寒血分证论伤寒传变,法自内经,衍于仲景,言六经而少及营血;论温病者,则多遵叶氏卫气营血传变,兼论六经,如叶氏论温病传变由气分也可入少阳有“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袁家玑)
袁氏临证善以经方治疗重证。如太阳病的麻、桂二方证,葛根汤证,大、小青龙汤证,阳明的白虎、承气证,少阳之柴胡证等等均为正盛邪实之证,其证候性质属阳证。而三阴证,正气不同程度的虚损,邪气犹存...
竖读伤寒 横看温病 谈胡宝书临证心法时间
竖读伤寒 横看温病 谈胡宝书临证心法时间:2010年03月22日来源:www.alllw.com 作者:未知 点击:114次 加入收藏 您正在浏览的"从竖读伤寒 横看温病 谈胡宝书临证心法论文"来源于网络或期刊,由...
温病条辨 (卷一)
温病条辨 (卷一)如庞安常之《卒病论》、朱肱之《活人书》、韩祗和之《微旨》、王实之《证治》、刘守真之《伤寒医鉴》、《伤寒直格》、张子和之《伤寒心镜》等书,非以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即将温暑认作...
伤寒补例
伤寒补例伤寒补例作者:周学海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 伤寒。夫伤寒之 证自杂安得复有伤寒杂证者也。<目录>卷上<篇名>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属性:伤寒中。<目录>卷上<...
医门凿眼 (二)
论中用茯苓方者有桂枝去桂加苓术汤、苓桂术甘汤、苓苓桂甘枣汤、真武汤、茯苓四逆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猪苓汤、、附子汤、柴胡加龙牡汤。4,夏参相伍,凡因痰浊或其他原因而致胃气上逆,证见呕吐、...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五本|温病篇(续篇)
如此看来,内经所谓病伤寒而成温者之“伤寒”二字,与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之“伤寒”二字,名为“伤寒”,其实即外感二字之代词,伤寒有五:以下曰中风,曰伤寒之“伤寒”二字,方是伤寒病,方是仲景《伤...
(转帖)经方家翟冷仙简介
2.《温病条辨》采取《伤寒论》诸方为原则: (1)吴鞠通《温病条辨》在上焦温病中所用桂枝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桅子鼓汤、瓜蒂散等都是仲师用以治伤寒的方剂。(3)在下焦温病...
伤寒温病比肩而立,相互参看大有裨益
然而,“温病”和“伤寒”的学术思想均源于《内经》,如何驾驭温病与伤寒?吴氏在精研《伤寒论》和学习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伤寒论》的略于温病之处,有许多补充和发展,尤其是在方剂...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