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详解 (从犍陀罗到隋) 敦煌石窟,因其保存完整、美轮美奂而广受喜爱。然而,除了美以外,如何真正看懂敦煌艺术,看懂其图像的奥秘?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敦煌以外,去犍陀罗、阿旃陀、云冈、炳灵寺、金塔寺等寻找图像的佐证使敦煌佛教美术的内涵更丰富而绚烂。 ![]() 本系列课程,将目前敦煌有代表性的石窟进行一个梳理,着重对造像、壁画、窟形进行分析,与印度以及同时期中国石窟进行对比,找到印度、波斯、希腊、甚至埃及等多元文化交流的痕迹。试图洞穿造型艺术所传递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佛教在当时社会背景当中所产生的原因和起到的作用。 主讲老师 ![]() 王般般 佛教美术研究者 ![]() 般般老师在行谈讲座现场 第一讲 芳香也曾透吾乡
![]() ![]() ![]() ![]() ![]() ![]() 第二讲 几多神祇幻慈光
![]() ![]() ![]() ![]() ![]() ![]() 第三讲 几多神祇幻慈光
![]() ![]() ![]() ![]() ![]() ![]() 第四讲 交融故人生海海
![]() ![]() ![]() ![]() ![]() ![]() 第五讲 我思故刀笔凿凿
![]() ![]() ![]() ![]() ![]() ![]() 第六讲 趋步熹光梦长安
![]() ![]() ![]() ![]() ![]() ![]() 第七讲 锤音初定塑北凉
![]() ![]() ![]() ![]() ![]() ![]() 第八讲 鲜卑佛光焕琉璃
![]() ![]() ![]() ![]() ![]() ![]() 第九讲 悲怆之美映佛窟
![]() ![]() ![]() ![]() ![]() ![]() 第十讲 汉风凛凛佛光璨璨
![]() ![]() ![]() ![]() ![]() 第十一讲 妙因何金古无双
![]() ![]() ![]() ![]() ![]() ![]() 第十二讲 神秘莫测缘起流连
![]() ![]() ![]() ![]() ![]() ![]() 第十三讲 辗转佛塔造像能言
![]() ![]() ![]() ![]() ![]() ![]() 第十四讲 风雨飘摇新朝序幕
![]() ![]() ![]() ![]() ![]() ![]() 第十五讲 深度交融涵义悠远
![]() ![]() ![]() ![]() ![]() ![]() 谈起宗教,人们会普遍将之区分在神学、哲学、历史以及艺术范畴之下。若论及艺术,则涉及石窟壁画、造像、建筑,音乐乃至舞蹈……而敦煌这座中国西部小城却包罗了上述种种,隔过历代兵燹与四方沙尘,在繁华和寥落的历史缝隙里,锦衣再难夜行。 然而春气又朴拙的敦煌终究老去。过往先驱以及今日学人对敦煌的砥砺厮磨,是一场终将失败的抗争和挽留。无非是希望更多的人懂得并珍视它,而除了不可盈握又至柔至刚的、人类创造的美和生发的爱,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此次的十几讲敦煌是自己学习后的一个总结,呈递珍贵前学的同时,难免偏颇并涉及个人的陋见。作为一个文化的普及者,我希望抛砖引玉,而唤起热爱,大概是走进敦煌的第一步。后汉支娄迦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中有这样一句——我愿为十方人做桥,悉令踏我得度……愿以我的鄙陋做桥,愿听到的人离敦煌再近一些。(王般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