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开刀不打洞的超级微创手术

 和谐世界 2022-03-30

令狐恩强

假如我们做个问卷调查,让大家选择“最没用”的人体器官,相信阑尾一定能榜上有名。就在20世纪80年代,如果遇到熟识的、热心的主刀医生,甚至可以在手术过程中顺便帮忙切掉阑尾。因为那时人们普遍认为,阑尾不仅没用,还可能闹个阑尾炎折磨人,倒不如切掉省心。但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阑尾很可能担负着调节胃肠道免疫功能的重任,因为相对于普通人群,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切除阑尾的人,在若干年后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明显升高。

除了阑尾,其他器官的功能我们就能说清楚吗?也不尽然。随着医学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各个器官的功能不断有新发现。比如,心脏不是只有泵血功能,还能分泌肿瘤抑制因子;胃切除的人,不仅仅是吃饭受影响,脑电波也会出现异常等。

事实上,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人体已经是一个完整、精密且高效的整体。尽管看起来各器官的功能显而易见,但大多数器官很可能“身兼数职”,而它们还有什么功能、怎么发挥的,我们尚未完全知晓。

说到底,人体没有任何一个器官是多余的,每一个器官都应被珍视。

器官固然重要,但面对肿瘤的时候,丢车保帅的事情是外科医生不得不经常做的。

好消息是,现在消化内镜慢慢变成了全能选手,它能让医生直视消化道内的真实状况。它能通过光照让病变组织显现。它能喷药也能吸水。它能完成抓、切、缝、补等动作。它甚至能在狭小的消化道内给周围组织做B超。

有了这么得力的助手,如今消化内镜医生在面对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时候,就有了超级微创手术。“超级”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完整保留食管、胃和结直肠。

以食管为例,它主要负责让吃进去的食物到达胃部,看似简单的食管壁其实分了好几层,从内向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浆膜层、肌肉层。食管癌的发生都是起始于黏膜层,然后慢慢向浆膜层、肌肉层发展。目前,医生们把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食管肿瘤统称为早期肿瘤。

对于这些早期和超早期的食管癌,我们会用消化内镜(胃镜、肠镜等)在肿瘤组织旁边的食管壁上打个小孔到达黏膜下层,借助这里组织疏松的特点,通过注水让肿瘤部位的黏膜下层与浆膜层分离,接下来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切除肿瘤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手术后食管还是原来的食管,患者的进食功能不会受到影响。超级微创手术,让很多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快速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寿命也不会因为肿瘤而缩短。

超级微创手术的疗效虽然与医生的手术技术有关,但最重要的是,消化道中悄悄生长的肿瘤一定要尽早被发现。

在中国发病率排名前5的肿瘤中,消化系统肿瘤占据4席,分别是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消化系统肿瘤有明确的地域性和遗传性。我国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占了全球的一半左右。我们习惯于有病治病,有了症状才去医院,但是对于消化系统肿瘤,这样就太被动了。无论是食管癌、胃癌,还是结直肠癌,当患者出现进食困难、脓血便等症状时,通常已经到了中晚期,此时即便医术再高明,患者的寿命也很难延长。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是明确的肿瘤高发人群,但临床上更多患者是散发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的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是因其他原因做胃镜、肠镜检查时“顺道”发现的。

所以,近些年我们都在建议,所有超过50岁的人,无论是否有消化道症状,都应该到医院借助胃镜和肠镜等进行肿瘤筛查。有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的和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筛查年龄应提前到40岁。只有这样,才能在肿瘤萌芽的时候发现它、消灭它!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早期肿瘤被发现、被切除,这些疾病的诊疗模式就会相应改变。因此,我在2011年就提出了消化道肿瘤治疗的新模式,即消化内镜治疗为主、外科为补充、放化疗等为辅的模式。与外科为主、内镜为辅的治疗模式的明显差别在于,新模式有望帮助患者避免因器官切除、解剖重构而导致的一系列問题。新治疗模式催生了一个新的理念——超级微创治疗理念。

既然要认真保留原有的器官,医生们就真的研究了很多新治疗方法,借助这些创新,中国的消化内镜医生让世界同行都刮目相看。

举个例子,胆结石和胆囊息肉,以往的治疗方法中,胆囊是很难保留的,现在则不一定了。内镜医生可以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通过胆囊和十二指肠联通的自然管道,从肠道向胆囊插入一根导丝。这根导丝插入后能变形撑开,把原本窄窄的通道撑开至直径5毫米,这样就能把直径更细的子镜送进去,并由它完成切除胆囊息肉、粉碎结石并取出的工作。治疗结束后解除支撑,括约肌恢复正常。胆囊、胆管都还在,只是息肉、结石没有了。类似的方法也适用于部分胰腺囊肿、阑尾炎的治疗。

再比如,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贲门是从食管到胃的要塞,如果这里的肌肉过于紧张,就会把这里箍紧,患者吃什么都咽不下去。以往这个手术是个巨大的开胸手术,现在消化内镜医生可以从食管壁上制造一条通道直达贲门部位的肌肉层,然后精准地切断部分肌肉纤维,轻松治愈疾病。

还有这几年逐渐火起来的减重手术,为了让患者不再是“大胃王”,在治疗中要切除大部分胃。现在消化内镜医生正在尝试从胃的内部缝制一个“密室”,只让部分胃工作。这样,待减肥成功后,还可以重新开放“密室”,还给患者一个完整的胃。

未来,以超级微创理念为指引的新技术还会被不断创造出来,能够让我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个器官。

(郑颖璠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