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史粗讲》:中国古代“南北方危机”分别是什么?

 金色年华554 2022-03-31

今天我们接着《国史粗讲》,在昨天内容的最后我们留下一个思考题:草原上看似完美的“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其实蕴含着一个天大的危机,那么这个危机是什么呢?答案是:分裂和内战。

我们试想,等大哥、二哥、三哥、四哥这帮兄弟全都做过了可汗,那么接下来应该谁来继承呢?第二代的子侄辈谁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于是就不可避免的爆发内战。中原有句古话叫做“胡虏无百年之运”,也就是说草原帝国很难超过一百年,其实就是在隐射这个事实,因为很少有第一代几兄弟加起来超过百年的,到第二代又必然发生内战和分裂。

我们熟悉的大汉远征匈奴、大唐讨伐突厥,本质上都是中原帝国熬到了草原帝国分裂的那一天。只要北方一分裂,南方就有下手的机会,并且南方一定比北方能熬,因为南边的人口是定居,容易收税,也就比北方有钱。

这也就引发出草原大汗的另外一个问题,:兵应该怎么养?除了依靠战争掠夺之外,士兵的开支从哪里来?兵养不起,那么这些兵又是谁的兵呢?答案是:这些兵还是属于联盟小部落的,只不过小部落的小可汗认可大可汗的老大地位而已。因此,草原的统治者,始终都还会面临着小可汗的牵制和制约。

比如,满清八旗入关以前,属于努尔哈赤的其实只有上两旗,其他都是别的旗主的。到皇太极的时候,他又拔掉一旗,拥有了上三旗。在这样的统治模式下,大可汗是没有办法独断转行的,小可汗是军事贵族,他们与大可汗互相制约。说到这里,您可能就能理解,草原上的军事贵族为什么可以长期保持下来了,这不是因为大可汗宽容,而是因为没办法。

中原这边,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军事贵族基本上都被君主和官僚联合起来消灭干净了,所以中原的皇权很强大。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统治逻辑,就草原来说,它面临的周期性的继承危机,每逢百年就会爆发一次,它一定会瓦解,这背后的机理就是草原军事贵族与继承权互相挟持的结果。

相对草原的继承权周期性危机,中原要面对的则是周期性衰败危机。内在机理是:皇帝与官僚的冲突。在官僚帝国里面往往发展两三代,官僚就开始大规模的以权谋私,除非皇帝足够的强大,否则根本压制不了官僚体系。

官僚的本质应该是帝国的工具,但在不经意间它就会变成帝国的寄生虫,并且这只寄生虫还会反过来主导帝国,让帝国陷入到离心离德的状态。但,由于南边财富规模大,社会散沙化,所以南方帝国也还能熬个很长时间。

打破这种煎熬的变量是:气候变化。一旦气候发生变化,人口对资源的压力瞬间就会被放大,这必将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

这时候,对于北方来说,必须得要南下,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对于南方来说,必须要使劲儿抵挡,否则也是死路一条,这就导致南方需要大规模征兵和征税。问题是,南方的农民在帝国官僚的压迫下,本来就没饭吃,朝廷突然增加税收,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不如索性造反。于是,中原帝国就陷入到了内外夹攻的情况里,迅速崩溃。

中原帝国想要重建持续,需要一些中间阶层,广义来说就是:贵族。可是,在帝国漫长的过程中贵族多半已经被皇帝和官僚干掉了,那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草原天然的贵族制注入中原,重建秩序。我们反观历史,其实这个循环从北魏开始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并且我们还会发现注入中原的草原力量大部分都是源自东北,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今天留给您的思考题,欢迎讨论。#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