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讲于2021年3月23日) 点击上方按钮 敬请收听收看
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为什么说无违就是孝(一) 《论语》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讲的是,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违背。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着礼的规定侍奉,父母死了,按照礼的规定安葬,按照礼的规定来祭祀。 在《为政》篇里讲孝道,有很深的道理。为政很重要的方面是忠于国家和民族,即核心是个忠字,而忠是孝扩展而来的。孝敬父母之人不会不忠于国家和组织,而不忠的人断然不会是一个孝子。再说,为国尽忠本身就是大孝的表现。关于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论语》中对孝的论述也有不同的角度。在本章中孔子对孝的解释是“不违背”。单从这三个字上无法准确把握孔子对孝的解释。所以孔子才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讲到,无违是在父母生时、死时和父母死后祭祀时都不要违背礼法。 ![]() 孔子的教育是因人、因材施教的,有时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此处孔子对孟懿子为什么说无违就是孝呢?这就要知道孟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其父亲孟僖临终时要他向孔子学礼。当时他家暗中执掌了鲁国的国政,这是一种越礼行为。在此情况下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让他“无违”。这到底是让他不违背父亲的话呢,还是不违背国家的礼教呢?孔子或许是故意不挑明,好让孟懿子自己去思悟反省的。 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是谓安心 ![]() ![]() 微信编辑:杨国清 王 跃 视频编辑:洪 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