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系统,天干也叫“十干”、“岁阳”,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文字符号的总称。地支也叫“十二支”、“岁阴”,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文字符号的总称。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干支纪法的发明者是谁?最早出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民间传说中说: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到处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的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的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那么,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在《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十天干的含义如下: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盏;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记可辨;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十天干又叫十母。 十二地支的含义如下: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开始萌芽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的意思,指阳气在上而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 卯是茂的意思,指万物生长繁茂; 辰是震的意思,指万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的意思,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的意思,指万物皆成有滋味;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之衰老;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指地上的万物,与太阳息息相关,因此,十二地支又叫十二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