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叫喜丧?原来喜丧有这么多讲究

 liyusongs 2022-03-31

很多人都认为丧事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只要有亲人去世怎么也不会高兴,更不会认为喜事能和丧事沾边。不过在丧事当中有一种叫“喜丧”,那么什么是喜丧呢?而老喜丧又有什么讲究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喜丧。

在我们国家古代有很多规矩,也有很多讲究,比如人的年龄分为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古稀,这些都是一个年龄段的说法。在古代人们平均寿命比较短暂,能活到六七十岁就属于高寿了,而老人在六七十岁的年龄去世属于正常死亡。

如果老人能活到八十岁,这个时候去世就属于高寿了,这也叫喜丧,而八十岁以上,甚至过百的老人去世称为老喜丧,他们是家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福寿双全,这个年纪老人去世并不会有那么悲伤,因此被称为喜丧或者老喜丧。

当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的时候,需要把他们转移到正厅的灵床上,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亲人陪他们对过人生的最后一刻,这个时刻也被称呼为“挺丧”。还有一种叫“报丧”,这是当老人停止呼吸之后的第一种仪式,作用是报出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让朋好友,或者邻居们都知道,起到通知的作用。

之后还会有招魂送魂仪式,如果老人是在异乡去世的话,那么他们的灵魂没有办法找到家的方向,于是就需要举行招魂仪式,当亲人们在喊他的时候能听到亲人们的声音找到方向。还有就是做七仪式,也就是说每逢七天算是一祭,一共有四十九天。

之后就是敛仪式,其实在古代人去世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在入殓的时候分为大敛和小敛,小敛是指为逝者洗浴和穿上衣服,然后仔细的休整逝者的仪容,然后会用一块布把逝者的脸盖上,如果是皇帝和嫔妃的的话需要沐浴之后塞上九窍。当老人去世的时候穿寿衣不能穿绸缎的衣服,因为绸缎中的缎和切断的断是同音,寓意不好,因此不能用这样的材料做寿衣,同时寿衣不能有纽扣和兜子。

而且在穿寿衣的时候必须穿基数,不能是偶数,年龄越大的逝者穿的寿衣件数越多。在给逝者穿衣服的时候,如果逝者是女性的话需要自己的女儿和儿媳妇给穿寿衣,如果是男性的话需要儿子和儿媳妇给穿寿衣,如果身边实在没有人的话,谁在身边谁就给穿寿衣。

在给逝者穿好衣服之后需要把逝者的身体摆放整齐,双脚需要用棉线系上,使双脚尖并拢,这样才算完事。之后晚辈要为长辈们穿上孝服,一家需要披麻戴孝,孝布一般都是用麻布制作的,甚至还有的穿麻袋,聊表对逝者的哀悼和悲伤。

在老人去世之时家人立马要撤下家里的红色东西,或者红灯笼,需要挂上白色的幔帐和白色的灯笼,还要有白色的大花之类的。之后就会在正厅设置灵堂和香案,在香案上要有水果,馒头和香,酒肉之类的供品。

还要准备灵位,也就是逝者的照片或者牌位,之后会烧纸钱的泥盆子,这个泥盆子不能太结实,因为在起棺之后会由这个家的子孙摔盆,盆摔得越碎越好。人们还需要为老人准备纸牛或者纸马,还有亲朋好友们在吊唁的时候会送来一些花圈和花篮,在送灵的时候需要全部焚烧干净。

后辈们要轮流为逝者哭灵守孝,同时还要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们,会准备丧饭,在宴会上必须有豆腐之类的,可以说丧事真的很麻烦。

在古代丧事需要几天的时间,有的时候需要停尸三天,或者停尸七天,这几天都是家人比较繁忙疲惫的时候。在起棺的时候家人们需要哭灵,而且长孙会负责把烧纸用的泥盆子摔碎,之后会由抬棺人浩浩荡荡的抬到下葬地点,把逝者下葬之后就算告一段落。

不过这个时候葬礼还没有真正的结束,人们还需要进行守孝,还会烧头七和三七等,一共需要四十九天的时间。而头七是丧葬上最为重要的,头七是逝者的回魂夜,据说在之前逝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去世,直到七天后才会发现,因此这个时候逝者需要回到他们生前的地方走走看看,之后才会彻底告别人世间。

这一天逝者的伴侣还是不能在家睡觉的,需要躲出去,因为人们担心逝者舍不得伴侣,因此会把他们带走,所以这一天人们会很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