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00年前的郑州,人们过得咋样?

 主播晓峰 2022-03-31

△石磨盘和磨棒 新郑市博物馆供图

郑州新郑裴李岗,一个不起眼的土岗,甚至有些憨厚的模样,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里,东边坡度很缓,西边、南边骤降。

△裴李岗遗址 徐宗福 图

“1950年后,新郑的农民们在平整土地时总是挖出形状奇特的石磨盘、石磨棒,对文物没有太多概念的他们,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当搓衣板用。到1969年冬,文化馆已经收集了20多件石磨盘、石磨棒,但是并不清楚具体的出土位置和年代。”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说,裴李岗遗址的发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许许多多文物工作者面对困难困惑始终不服输不退却,才最终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石磨盘 新郑市博物馆供图

1973年,国家文物局征集文物办展览,石磨盘被推荐进京,最终,因出土地点和时代没有调查清楚被退了回来。

1975年,距离裴李岗村约20公里远的唐户村,农民平整土地过程中再次发现一些器物,可发掘来发掘去始终没见石磨盘的踪影!

直到1977年,裴李岗村民李铁蛋上交的石磨盘与出土处的印痕完全吻合!随后,裴李岗村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

功夫不负苦心人,考古大家夏鼐、安志敏、苏秉琦、裴文中先后都对石磨盘产生了浓厚兴趣。

△裴李岗遗址 徐宗福 图

1980年,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提出,以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得到了考古界普遍认同。从此,裴李岗文化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2021年10月18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结果出炉,河南省有14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再次印证了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强省”的地位。其中,郑州市入选的3个项目分别是:新郑裴李岗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郑州商城遗址。

新郑裴李岗遗址的闪耀,在于它的发现,早了仰韶文化2000年,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缺,把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大幅向前推进,成为大河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铲 徐宗福 图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镰 徐宗福 图

△裴李岗遗址 徐宗福 图

从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锯齿镰和大量陶器来看,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氏族经济生活。人类离开洞穴,进入平原,建造房屋,形成相对定居的原始村落。这里陈列的有用于砍伐的石斧,用于松土播种的石铲,还有用于收割禾穗的石镰,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进入了锄耕农业时期。”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说。

8000年前的郑州人已经喝上酒了

近日,记者来到郑州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掘现场。眼前是一座又一座探方,一个又一个剖面,一层又一层黄土,寂静而朴素。

李永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裴李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已在裴李岗村“驻扎”5年。

裴李岗遗址最近被大众关注到的研究成果,是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披露的“酿酒”和“麻绳”技艺。

△裴李岗唐户遗址出土的杯器 徐宗福 图

8000多年前,新郑裴李岗人已经学会使用红曲霉发酵酿酒,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红曲霉酿酒技术。”李永强说,裴李岗人使用红曲霉制曲作为发酵剂,主要利用稻米,加以芡实和小麦族种子为原料的酿酒方法,是目前所知最早使用这一方法的例证。

△裴李岗唐户遗址出土的布纹彩陶片 徐宗福 图

△炭化枣核 新郑市博物馆图 

另外,松绿石坠,出土的位置在人骨的颈下,石坠上部的小孔直径不足1毫米,不仅说明当时的钻孔技术的高超,也折射出8000年前先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8000年前的郑州人已住上“两居室”

3月下旬的一天,郑州新郑唐户村,干净整洁,排列整齐的青瓦白墙小院落让人赏心悦目,红色的复古式门庭掩映在绿树荫中,给这个远离市区小村落带来一抹别样色彩。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唠家常。

“俺村可有名了,经常有人来,还有可多拍抖音的。”村民唐明军无比自豪,“文化悠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好几千年的遗址。村口有观景阁,上去就能看到黄帝口。每年南水北调生态廊道的海棠花一开,很多人专门开车、骑车来看。”

在裴李岗遗址发现的过程中,“一闪而过”的唐户村,虽然一直被考古人惦记着,但真正得以大面积发掘,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机缘——2006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唐户遗址,为人们探讨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居住形态提供了线索。

△唐户遗址发现的聚落群房址。新郑市文物局供图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汪松枝说,唐户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裴李岗文化中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3米以上,属于裴李岗文化聚落群的一级聚落遗址。共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60多座,也是目前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最多的地方。房屋建造方式均为半地穴式,分为“单间式”和“双间式”两种,在一双间式房屋内发现有灶台及陶器残片,说明我们的先民在房屋里既能做饭,又能在冬季取暖。

△唐户遗址 徐宗福 图

“唐户遗址这种匠心独具的布局方法,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人地关系。这一时期的人们在此长时间进行农耕和捕猎,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和较高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进行繁衍生息,成为中国腹心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面积最大的村落遗址。”汪松枝说。

 本文作者 苏瑜 大河号 2022.3.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