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 | 解“困”一说

 杏坛归客 2022-03-31

前几日,偶然经过半个世纪前居住的华山路老房子处,不由驻足流连,场景令人唏嘘:独栋老屋已没有了,当年草木葱茏的大大的院子也没有了,取代它们的是几栋高层建筑。人游故地,常叹“物是人非”,而老屋不仅“人非”,而且“物非”。唯一当年之“物”,就算是院门前的那株老树了!记得当年它是一棵称不上高大的青春之树,挺拔着树身神采奕奕天天送迎我出入家门,然而现在它显然长得太大了,大到了人行走道上已容不下它:外边的树根已经冲出街沿,之所以没有冲到路面上,看光景应该是被市政管理者砍断了肆意伸展的根须。大概是因为外向发展受到阻击,树根只好顺着街沿横向伸展,虽然路政管理者给予了一定的宽容,但是也被铺路的地砖死死限定了继续延伸的空间。老树如此困厄,令我想到了“困”字。

“困”字之形,“囗”中有“木”。对其造字本义,《说文》有个挺神奇的解说:“故庐也”。而后世文字学家对此多不以为然。俞樾说:“困之为故庐,经传无征,且木在囗中,于故庐意亦无取。今按:困者,梱之古文也。《说文》:'梱,门橛也。从木困声。’困既从木,梱又从木,緟(“重”的古字)复无理,此盖后出字,古文止作困。从囗者,象门之四旁,上为楣,下为阃,左右为枨也,其中之木即所谓橛也。”(《儿笘录》)这些话的意思是,困本来是梱字,描摹的是门的形象,囗表示门框,中间的木表示门中树立以为限隔的短木。杨树达挺俞,曰:“俞说是也。困为门梱,此初形初义也,今困字失此初义,而后起加形旁木之梱字占有之,困但有困苦、困顿等义也。”(《积微居小学述林·困梱》)

大概是因为“困”在出土古文字材料中也没有出现“故庐”的用法,今日古文字学者也颇信从俞樾之说,如《古文字谱系疏证》《战国古文字典》“困”字下都采用“(困)会门槛限定居室之意”的说解。

老房子门前那株老树,令我感到,俞樾们否定“困”的“故庐”之说,应该是个错解。其实,释“困”为“梱”,也同样是“经传无征”的,古文字材料里也没发现“困”表示“门橛”的用例。那么,在都没有直接文献证据的情况下,若要判断“困”之两说孰为可信,我们只能看看实际文献中“困”的用例接近于哪说。

“困”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显然,把源头弄清楚,是解“困”的关键点。但因出现次数太少(仅三例),迄今人们只能大致判断甲骨文“困”是个祭名。祭名与后世人们所熟悉的“困”有啥关系呢?仔细追究,还是可以找到其中与困厄意义关联的蛛丝马迹。甲骨文辞例完整的“困”仅有两条:

乙酉,貞取河,其困(

)上甲,雨。(《甲骨文合集》34235)

乙亥貞,隹大庚。\弜困(

)大庚。(《小屯南地甲骨》885)

这两例“困”因为后面都跟着殷先公(上甲)或先王(大庚),作为祭名是可以肯定的。前一辞意思是:“乙酉那天贞问:对河神进行取祭,对上甲进行困祭,会不会下雨?”后一辞是说:“乙亥那天贞问:要不要困祭大庚?”那么,“困”究竟是怎样的祭祀呢?根据“囗”中有“木”的字形(

)来看,可以想到的自然是以木(树)来祭祀神灵。而以“木”祭神,卜辞中多见:

辛卯卜,

。(《甲骨文合集》14771)

戊寅卜,

于祖己。(《甲骨文合集》22056)

卜:[妣庚]……(《花园庄东地甲骨》249)

其中用作祭名的

,分明就是“木”。一般认为这种“木”也就是“尞”。“尞”,作为祭名在甲骨卜辞中更为普遍,出现1500多次,就字形而言,除了前面给出的等之外,还作等,于木旁间隙中加点状,表燔尞薪木以祭之意,或更明确地于下部加“火”作等形。

此外又有更多见“

”祭,作为祭名在甲骨文中出现一千多次,其原形作:。王国维释此字曰:“从手持木于示前,祭名。”(《殷墟文字考释》)于省吾则认为,这个字形中的“木”后来演变为“出”,所以它就是《说文》中义为“报塞”(也就是后来所谓“报答”)的“”,所以这种祭祀,“指报塞鬼神之赐福言之”。(《甲骨文字释林·释》)可知殷人祭祀是频频以献“木”来报答神灵赐福的。

然而,“困”中的“木”,是置于“囗”中的,因此要弄清其中的这个“木”的属性,有必要再探究“囗”在甲骨文中的意义。“囗”可以表示某种空间限定,即牢笼意义。如甲骨文中“圉”,原形作

,从“囗”从“(镣铐)”或“(戴镣铐张口向上哀嚎之人)”,会人戴手铐在牢狱内之意,则“囗”表示限制人身自由的囹圄之形。卜辞又有一般释作“圂”或“”的,从囗从彖,彖也是一种猪,学者们据此认为“彖可被圈养”(陈剑《释彖》)。那么,困祭所用的“木”,又为啥要置于“囗”中呢?这不由令我们想到甲骨文中的“牢”。

殷王用以祭祀之物,往往有特别圈养的习惯,甲骨文“牢”,作

,前者从从牛,表示圈养的用以祭祀之牛;后者从从羊,表示圈养的用以祭祀之羊。而甲骨文祭祀卜辞中也多见一般的牛()、羊(),可见牛羊用于祭品有是否特别圈养的区别。

如此来看,从“囗”从“木”的祭名“困”(

),很有可能就是使用专门的封闭园圃中种植的“木”(树木)祭献神灵的一种祭祀。如果这种判断不错,那么,《说文》的“困”字“故庐”之说,便可以得到字源上的合理说解了。

殷王囗(园囿之类)中养木(树),自然是出于祭祀中对于“木”需要的考虑,然而,树木的生长需要足够的空间和阳光,一旦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一定会抑制它的生机,使之陷入困顿窘迫之中。因此,甲骨卜辞的“困”,虽然只是个祭名,但却埋下了字义衍生的种子。

困祭在后世文献中未见,可以认为它是殷商特有祭祀礼仪。但是困祭中对“木”的处置方式,却并没有随着困祭的消失而绝迹。我们的祖先在居住中总与树木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在住宅的旁边栽种大树,成了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一成不变的定制。古人把“乔木”(即高大的树木)、“桑梓”(桑树和梓树)作为自己家园故乡的代名词,原由正在于此。这种文化,虽然不同于甲骨时代的“困”祭,但就其所造就的关于“木”的客观现实上,却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殷礼的祭祀文化消弭之后,人们很容易用更具有普遍社会性的居住中的切身感受来重新解说“困”的造字意图。这就成就了《说文》对“困”字的说解。

许慎所谓“故庐也”的“庐”,《说文》解释为:“寄也。秋冬去,春夏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庐”下注:“春秋宣十五年公羊传注曰:一夫受田百亩,公田十亩,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在田曰庐,在邑曰里。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简单来说,“庐”就是古代二亩半一家之居,而“故庐”就是陈旧的、有时间长度的“庐”。既然居处必定要植树,“故庐”中的树木则势必因生长期长久而高大茂盛,而二亩半的居所范围却是不能随着“桑梓”们的生长而扩展的,于是终有一天,“故庐”的院墙(囗)会对其中的“桑梓”“乔木”的生长形成制约,使之陷入困境。这种必然会发生的生活实景,即使今天依然寻常可见,本文开头所述的那株老树就是明证。由此可以想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树被限制了自由生长空间,困局迟早还会出现。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3期《说文解字》栏目。)

2022年第3期

电子刊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