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yy2751 2022-03-31

听莫扎特钢琴曲能使人变得更聪明?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讨论的话题。“莫扎特效应”源于1993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里提到的实验结论:听莫扎特K.448号乐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在实验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号乐曲即《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81年,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沃尔夫冈·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海顿、贝多芬一并称为“维也纳三杰”。莫扎特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的作品,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领域都写出了超越其他同一时代作曲家的作品。

图片

图片

这部《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为双钢琴谱写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也是莫扎特双钢琴中流传最广、演奏次数最多和最优美动人的奏鸣曲。这部奏鸣曲创作于1781年,在这之前他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变故悲痛不已,但我们在这部作品里感受不到他的痛苦和悲伤,反而是内心情感中温暖、简单、深情的旋律。莫扎特用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将简练、朴素、平衡有效的结合,形成了结构上的对称,完美无缺额体现在了这首奏鸣曲之中。

I.  Allegro con spirito

第一乐章:有精神的快板。强劲有力的四手同时开始演奏,已经把基调得意明确。主题在自由欢快和柔美舒缓互相呼应交替,产生了特别效果。两架钢琴仿佛在互相对话,把感情传递给彼此。与此同时,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下,把情感传递给了听众,让听众的感情也发生微妙的变化。

II. Andante (第二乐章 行板)

第二乐章:行板。旋律展开就保持着流畅的旋律,舒缓的节奏,音符柔美动人。听众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衡和宁静。通过这个乐章的旋律,莫扎特希望可以来感受自身的情感,展示坚定不屈的意志。两架钢琴相互呼应,轮流的演奏下,这种感情被更深刻的刻画到并表现地淋漓尽致。

III. Allegro Molto (第三乐章 很快的快板)

第三章:很快的快板。快板的显著特点带给了这首曲子别具一格的风格。展现了莫扎特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最后,曲子进入到最华丽的部分,主题再次出现,强烈有力的结束了整首曲子。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