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城的一天

 新用户7160502v 2022-03-31

小城的一天

/朱学钊

   如今城乡基本无差别了。自来水、电、手机、空调、抽水马桶,城市里有的,农村也有。水泥路畅通,高楼林立。农村人到城里挣钱当老板,城里人到农村办厂做生意。

   向往城市生活是我多年的梦想。借债、贷款,倾家荡产给儿子在小县城弄了套房子。两个孙女读书,奶奶去帮助烧烧饭。我舍不得乡下二亩黄土地,留在老家当地主。

   农闲在家没事,想孙子了到城里走走。

(一)

   天还没亮,老奶奶就起床烧饭了。喊起大的,吃过走了。又喊起二的,烧好了:“老是蛋炒饭,不吃。给我六块钱,去买手抓饼。”老奶奶只好掏钱。

   早晨我习惯的功课是上厕所。走进卫生间,儿子坐在马桶上,嘴里叼着烟,手里捧着手机,不紧不慢地看着抽着。我想幸好买了个大套的,两个卫生间。走进另一个卫生间,儿媳在里边化妆。抹呀拍呀,没完没了,我又回到床上。急死了。

   老奶奶冲儿子喊:“你爸急死了,你看到什么时候!”

   儿子终于出来了,我第一项任务完成了。

   老奶奶又嘘了:“磨到什么时候,烧好的饭都冷了,还要再烧。”

   儿子儿媳走了。轮到我起床了,完成卫生间第二个任务。老奶奶又烧了第四泼早饭。

 


   老奶奶将衣服放进洗衣机,拿个大桶接下洗衣水。

   我问:“等这水干什么?”

   老奶奶说:“自来水要钱呢。接下来冲马桶。”

   “怪不得说你们城里人会算!”

   老奶奶反驳了一句:“你咋不说城里人懂得节约呢!”

   衣服晾好,我们去买菜。

   菜场离家四站路程。我们站在站台,公交车就是不来。老奶奶说,我们跑跑吧。

   我说:“就一块钱。我老了,走不动。”“你坐车吧。我走,在菜场站台等你。”老奶奶说的笑死我了,我坐车她走,还在站台等我!

   车终于来了,挤上了车。公交车像老牛一样在路上爬着。红绿灯,让人。红绿灯,让人。

   到站了。老奶奶迎上来:“怎么到现在?等急死了。”

   我说:“我怎么知道车子比人走得还慢!”

   菜场真够繁荣,丰富多彩,应有尽有。老奶奶摸摸这个,拿拿那个,挑花了眼。

   “老板,来两毛钱葱。”

   笑死我了,吃葱还用买!农村铺天盖地。家家葱长得大撮大撮,胀死了,薅得满地皆是。

   “三块二。你给三块吧?”

   我忍不住了:“我明明看称上是两块八,怎么说是三块一呢?糊弄老太婆不识字吧?”

   “好了,再给你一棵,别说了。”

   讨价还价,终于买好了。走在路上,我想城里人发财真不容易,都是几毛几毛挣来的。农村人大马蛤,“拿去吧,不要钱,家里长的。”“两块八,给两块。”“随你给些吧,在田里烂也烂了。”是的,农村人兜里从来没有三毛两毛的硬币。

(三)

   吃中饭了。

   孙女说:“今天西红柿真好吃,酸酸甜甜的,十分可口。不像这里的西红柿没有味道,也不烂,和生的一样。”

   奶奶说:“这是你爷爷从老家带来的,自然成熟的。你们城里买的都是大棚里长的。用激素催熟的。”

   “今天青菜也好吃,也烂,甜甜的。”

   奶奶说:“也是你爷爷带来的。农村人自家吃的蔬菜都用鸡屎粪,家杂肥。”

   我暗暗好笑:还有爷爷人粪尿呢,爷爷比城里人还抠,尿屎都舍不得进抽水马桶,一泡一泡攒着,留浇菜呢。你们城里人知道就讲不卫生,不敢吃了。

(四)

   在乡下,每天吃过中饭,就有人喊:“老朱,来打牌喽。”

   几个老友常在一起,没有多少礼节,不喊校长老师,就喊“老朱”。几条街人都熟悉,惯了。有时赶不上场子,就在人家后面望呆。有人礼让,我就坐人家位置甩几把。每到一家,主人总是热情地端来一把椅子:“大爷坐下看。”又端来一杯热茶,递过一张方凳:“茶放凳子上,热。”有时还捧上一棒瓜子:“瓜子壳就扔地上,回头扫。”

   城里不熟,我想望呆。爬了六层楼,家家关门。我无奈地回到家中。

   老奶奶说:“我送你到老人活动中心去玩。”

   老人活动中心真不小,一二十桌人,济济一堂,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吆五喝六。  

   我来迟了,座无虚席,每桌后面都立着人。别说有人给我端茶倒水,连一张凳子也没有。我站在桌拐,望人家打麻将,看人家打错了也不敢吱声,人家是打钱的。我是生面孔,人家还给我留点情面。有些人则看尽了人家的脸色:“站过去,多嘴多舌。”“自己不能找人打嘛,碍事不挡。”有的人为了一块钱吵红了眼,赌咒发誓。我实在是呆不下去了,逛街去了。

(五)

   来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冷不丁冒出来了一辆车,躲闪不及。冷不丁冒出来一句话:走这么慢,也不靠边走!

   逛超市吧,这里的人也不少。疫情期间,口罩要戴严实,还要躲让人群集中的地方。摆满货架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不购买,随人潮流动。

   我实在不是闲逛的料,还是回家看电视吧。

   回到家里,正赶上孙女们放学。刚打开电视,小孙女要做作业,只好又关了。

   我坐在房里默默发呆,打开手机,关成静音,不敢发出丁点声响。

   儿子儿媳下班了。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和老奶奶一起出来散步。

   街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那边老人跳着广场舞,我不会跳。这边人吼着卡啦OK,我的气不圆。

   我和老奶奶说:“还是乡下好,大路可以横着走。东西南北街道随便去哪家,都客客气气。”

   我和老奶奶说:“老奶奶,我实在是不适应城市生活。明早我还是回乡下去了。”

   老奶奶也苦着脸:“谁愿在这里呀!每天像机器人一样。烧饭洗衣,买菜做饭,输入好程序,有条不紊地操作,无聊极了。忙得要死,不好还要看脸色。”

   嗳,咋办?

   反正城里生活我一天也呆不下去,随她去吧。

本期编辑 栗庆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