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新作 | 社投盟与中国发基会共同推出《国际ESG投资政策法规与实践》

 社投盟CASVI 2022-03-31

导  读

ESG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日渐广泛的影响力,未来在我国将大有可为:它不仅已被明确纳入国家未来规划,并且梳理全球各地已有的ESG探索经验,能我国ESG实践带来丰富启发。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研究院联合中国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研究合作,对包括我国在内的18个经济体的ESG投资政策法规进行系统梳理、深度研究,形成《国际ESG投资政策法规与实践》一书。

本文重点展现该著作“总论”部分主体内容,展示全球ESG政策法规的总体面貌,并呈现目前服务于ESG主流化的主要路径。

正文共5109字,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向上滑动阅览本书目录

总论:全球ESG投资政策法规

一 认识ESG

二 ESG发展历程

三 全球ESG政策法规概况

四 ESG主流化的政策路径

五 小结

欧盟篇

欧盟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法国篇

法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德国篇

德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意大利篇

意大利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英国篇

英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俄罗斯篇

俄罗斯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美国篇

美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加拿大篇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巴西篇

巴西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中国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日本篇

日本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澳大利亚篇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印度篇

印度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马来西亚篇

马来西亚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新加坡篇

新加坡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中国香港篇

中国香港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阿联酋篇

阿联酋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南非篇

南非可持续发展概况

ESG政策法规解析

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

ESG发展特点与展望

目前,ESG已逐渐成为了变革全球商业生态的一股新浪潮。自联合国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颁布ESG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包括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等各类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考虑可持续议题。

中国政府在国家治理中长期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十八大以来,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乡村振兴”“3060目标”等时代性战略——为我国经济的绿色可持续转型按下“加速键”。2022年2月发布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并强调要建立ESG评价标准体系。

如何将ESG从一个海外舶来的理念,因地制宜、通时合变地转化为助力我国进一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实践,是一个需要政、商、学、社各方协同探索的时代命题。放眼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在构建ESG制度创新和生态建设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形成了大量值得我们挖掘、分析、总结的制度经验与创新案例,可为我国未来ESG的扎实落地和深化发展提供启发和镜鉴。

本书分析了全球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经济体在推进ESG融入商业实践方面的做法,尤其突出其在各相关政策和制度探索的背景、模式、机制、工具、效果等维度内容,以期为我国制定和完善ESG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以全球可持续发展作为分析基准,为国家地区间的比较提供相对统一的尺度,以建立分析关联;

2. 把不同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过程、现实挑战,作为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便于展现各国政策重点、工具选择的具体原因;

3. 依据时间进程勾勒不同经济体ESG政策法规的发展脉络,对于关键政策,尽可能溯源到明确ESG政策出台前的做法,反映政策演变的历史逻辑;

4. 尽可能选择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案例,案例对象来自五大洲,覆盖七大国工业组织(G7)、金砖国家及部分有区域代表性的经济体;

5. 关注ESG政策的实际成效及市场后续发展动态,对相关政策进行检视与讨论。


 

  一、全球视野下

ESG政策法规情况如何?



ESG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多年内成为全球性话题,除了联合国积极倡导外,各国国内的支持性政策法规也起到关键作用。ESG概念被提出以来,全球不同地区的ESG政策法规呈现快速增加趋势。本书笔者从出台区域、关键推动者、政策类型三个角度透视当今全球范围内ESG政策法规的主要特点。



1. 出台区域:欧洲ESG政策法规颁布最多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ESG政策法规呈现增长趋势。根据PRI监管数据库统计,欧洲与亚洲的ESG政策法规增长势头明显(如图)。

欧洲地区的ESG政策数量远超其他地区,且增速长期保持稳定,其中2020年增幅较大,这极大归功于与欧洲绿色新政关联的诸多法规的生效。亚洲ESG政策法规在过去五年中增势显著。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环境提案、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形成法规,东盟国家对于发展可持续金融的集体共识、竞合格局逐渐形成,亚洲在ESG制度建设方面有望取得新突破。


全球七大洲ESG政策法规增长趋势资料来源:PRI Regulation Database,本书作者整理

2. 关键推动者: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多机构协同推动

构建涵盖三大议题的ESG政策法规,要求多部门合作,因此其制定主体呈现跨行业、跨领域的特点。ESG政策法规的制定机构主要有:法律制定机构、政府主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行业机构等。

此外,ESG政策法规制定呈现出与本国法制体制、公共管理模式深度结合的特征,尤其是法律制定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协同互补、共建共创。法律体系较完备的国家,更倾向于针对ESG部分或全部议题,直接制定详细的法律标准;而法律体系化程度不高国家,倾向于出台引导性政策,基于软性制约引导市场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ESG三大议题政策法规的出台顺序、侧重点因各国国情而异。比如,对解决环境问题较为迫切的国家,由法律制定机构与环境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在规范公司治理方面需求突出的国家,则率先由财政部门、公司事务管理部门、金融或证券机构部门主导,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3. 政策类型:企业ESG披露法规数量最多,投资者ESG披露法规迅速增加

如图,目前各类ESG政策法规中,各地区企业ESG披露法规都较多,截至2020年,各国与企业披露ESG相关的法规(制修订)累计超400项。但从2019年开始,公司ESG披露法规增速开始放缓,投资者ESG披露法规加速发布:2020年,投资者ESG披露有关的政策法规增长率超过70%,投资者ESG整合相关的引导政策增长率超100%。

全球各国ESG政策法规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PRI, 本书作者整理 

(此处ESG政策法规总数含重复计算值,因部分政策法规同时分类为2个及以上的类型)

全球各国ESG政策法规类型数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PRI, 本书作者整理

除了上述特征外,在各国ESG市场发展中,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交易所发挥平台引导作用日益成为重要趋势。一方面,各国为谋求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ESG政策法规趋于严格,从自愿性/半自愿性政策逐步过渡为强制政策,从头部企业和金融企业披露要求逐渐扩展至上市公司乃至非上市公司的全面披露指引。另一方面,以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交易平台也对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进行规则引导,以配合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执行。

 

二、如何推动ESG落地?

将ESG纳入国家或经济体的制度,是ESG主流化的关键。本文基于对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ESG的政策分析,将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分为以下六种:

1. 战略融合:将ESG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各国兼顾全球标准和本国国情,将环境、社会与治理责任融入本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形成相应的路线图或时间表并将其发布,在宏观层面把控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提升社会及市场对ESG议题的重视,为ESG的发展构建战略框架。

2. 政府引投:引导公共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传统市场经济体系下,一般社会资本因受制于投资回报周期、稳定性等考虑,难以涉足某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对于这一“市场失灵”问题,主要经济体通过政府设立相关基金进行市场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带头进行ESG投资,为ESG市场注入资金并引导市场力量进入,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和经济回报的信心,推动整个ESG市场发展。

3. 财税激励:鼓励社会资本开展ESG投资实践。政府发挥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实行金融优惠政策、推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来支持ESG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放大战略的导向作用,推进ESG投资实践。

4.标准指引:制定ESG相关评估认证标准。建立统一清晰的 ESG标准对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完善可持续金融第三方认证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对于投资者而言,规范和统一的分类标准为投资指明了方向,完善的第三方认证体系也增强了投资者进入ESG市场的信心;对于企业而言,明确的分类法和鉴证体系也有助于企业在行动前建立权责分明的可持续实践架构,有效避免“洗绿”等伪造可持续发展绩效的现象的出现,促进资金流入有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领域。

5. 信息披露:促进ESG生态体系信息流通。ESG信息披露是构建ESG生态体系的基础之一,政府及各机构通过发布自愿或强制性的信披要求,提供ESG信披指南推进ESG信披规范化,提升ESG信披质量,促进ESG生态系统内的信息流通。

6. 能力建设:多途径培育ESG市场。ESG市场主体能力建设涵盖许多方面,如提供资本转型范例、提升企业信披水平、增进企业管理层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等。在推进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渐进式改革,多由公共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在大型的转型项目中,采用转型基金等创新金融产品为市场提供参考;此外,通过完善可持续金融体系,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各国进一步提供面向市场主体的培训服务,积极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认证,推动ESG市场形成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统计相关政策时,采用的政策分类标准是:只要某一政策明确纳入了ESG的关键要素,也可被视为ESG主流化的做法,而不需要求考虑所有要素。并且在实际情况中,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基于ESG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各有侧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