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知】力量线:强烈推荐内家拳习练者一读

 武谈 2022-03-31

强烈推荐给任何练习中国内家拳的人。练武25年以上,我在这本拳击书中看到了很多关联密切的技术,只要稍微修改一下使用方式,就可以应用到武术中。
如果你对太极或形意有任何深入的研究,当看到杰克·邓普西描述如何产生动能时,你一定会点头同意。他所说的和形意拳的做法几乎一样。
内家拳的“发劲”,杰克·邓普西称之为“爆炸式体重”。原理非常相似:出拳的力量来自下半身的大块肌肉,当腰部、躯干、手臂和拳头正确对齐、协调和放松时,它们就会组成力量的高效传递系统……

上文来自亚马逊书店的一条读者评价,其所说的“高效传递系统”,是1950年杰克·邓普西所写的“力量线”理论。原文如下。

每10个试图以打拳成名的人中,至少有9个永远不会成为优秀的拳手,因为他们从未学会如何有效地使用手臂和拳头来充当传送带和引爆器。他们变成了“软手软脚”的拳手,或者,充其量只能是平庸的拳手。他们的拳头缺乏力度,不具备爆炸性,更没有引发后续反应。

力量线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什么是力量线?力量线是指当握紧拳头时,自任意一侧肩膀通过手臂一直延伸到小指的掌指关节所形成的那条线。记住,力量线的末端是左手或右手的掌指关节。现在,请以饱含敬意的目光重新审视你的小指。你可以把小指的掌指关节视为力量线的出口——如同大炮的炮口。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理解力量线的意思了。

现在,请站起来,走到一堵墙面前,与墙面保持一臂距离, 脚跟并拢。此时,你所站的位置距离墙面应足够远。具体的测试方式是朝着下巴的正前方伸出右手,中指指尖仅可微微触及墙面,中指指尖触及墙面的位置与下巴的高度齐平。接下来,请退后7~10 厘米,仍是脚跟并拢站立的姿势。握紧右拳,握拳时四指并拢弯曲,握在手掌之中,拇指扣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处。

朝着墙面上设定的点伸展手臂,将拳头送出——只是对准墙面。拳头应该是立拳,就像你握着一根与地面垂直的棍子一样。小指关节在最下,接近地板的方向。挺直地伸展手臂,让身体慢慢向前转动——双脚保持不动——直至你的拳头(保持立拳姿势)稳稳地抵在墙面上,高度与下巴齐平。此时,你的拳头和伸直的手臂支撑着你身体前倾的重量。

请留意,你拳头的下半部分(仍然是立拳姿势)在支撑着你的体重,自肩膀到拳头的那条直线提供了自然、坚实且稳定的支撑,尤其是小指关节。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条直线沿手臂一直抵达小指关节处。现在,你直立的拳面仍在与下巴同等的高度支撑着体重,试着把着力点转移到其他掌指关节。然后,转动拳头,使掌心朝下。当你尝试做出这样的改变时,你会立即感觉到新的接触点与此前相比,在稳定性方面有些欠缺。紧接着,你会发现接触位置的转变让力量线上的腕关节处在了一个极度危险的状态。

两脚站位不变,以左拳做同样的尝试。你会发现力量线在同一位置,即从肩膀一直延伸到小指关节。但是,如果你放低拳头,朝着对手的腹部打一拳的话,力量线又会在哪儿呢?
你可以通过在对面墙上重新设定一个点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点的高度与你自己的太阳神经丛(心窝)齐平——这一重要的攻击目标位于胸骨末端下方。以同样姿势站立,用任意一只拳头朝着墙面上太阳神经丛(心窝)的对应位置慢慢伸出。在伸出拳头之前,掌心朝下,如此一来,当你把拳头抵在墙面上时,掌指关节的连线将与天花板平行。此时的力量线仍会稳定地穿过小指关节。现在,你已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力量线的存在,如果你以小指关节领先,打出的每一拳均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稳定性。
然而,不幸的是,小指关节后面的掌骨是5 根掌骨中最脆弱的,极容易骨折。因此,你不能试图单纯以小指关节去接触目标。不过,你可以试着用邻近小指的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去接触目标。所有力度十足的出拳方式,必须沿着力量线打出,而且始终以第二掌指关节瞄准目标。


一代拳王杰克·邓普西

杰克·邓普西(1895—1983),美国职业拳击手、世界重量级拳王、国际拳击名人堂成员,曾统治世界重量级拳坛长达七年之久(1919—1926)。他侵略性的打法和超凡的抗压能力使其成为拳击历史上风格最突出的拳击手之一。

邓普西剖析自身格斗经历,认真研究顶尖拳手的技术案例,系统梳理出384页手稿,并参阅同时代所有拳击书籍,构建出一套完整且高效的自卫攻防体系,于1950年出版了这本享誉世界拳击界70余年的经典教科书《拳王格斗:爆炸式重拳与侵略性防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