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考验下上海带来的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思考

 吕杨鹏 2022-03-31

图片

图片

一、疫情压力下的上海,社区怎么做?

上海正在疫情中艰难前行,作为上海市民,我有更加切身的感受。作为宝山团区委第一批青年突击队成员,我和伙伴们从3月10日进入封控社区,转战了三个社区工作至今。让我们得以经历社区抗疫治理的全过程,接触到社区抗疫各层面的参与者,带给我对社区治理能力的很多思考。

疫情高发期的上海不是末日,但如同治疗阶段就应该考虑患者预后一样,如何让上海从这次患病中汲取力量,增强抵抗力,变得更加健康,便是这篇文章的初衷。

网络媒体上,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是,在这次疫情应对中,表面光鲜的上海社区基层治理能力漏了底。连社区核酸集中采集都组织得一片混乱,更不要说居民生活用品的配送。

的确,我们在疫情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是问题究竟在哪里?上海的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到底怎么了?

客观地评价,上海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没有变。但疫情期间,居民对社区治理能力的要求急剧变化。正常生活时的社区管理工作,完全让步于紧急状态下,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应急工作。而且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消灭社区内多发的疫情。坦白讲,挑战难度系数实在太高。

关键是,现在应该怎么做?

越是压力沉重,越需要厘清行动逻辑。上海现在处于非常状态下,灾害行动逻辑可能更为适用,我把它总结为下面这道简单公式:

(需求 - 风险 + 资源) × 信息沟通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身处灾难环境,应该冷静地思考:为了保证生存,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风险可能会威胁到我的生存,有哪些资源可以满足我的需求或排除我的威胁,最后是如何获取上面三个问题的必要信息以及沟通渠道。

社区抗疫工作可以采用近乎完全相同的逻辑。

㈠排查社区的各种需求,按条线厘清工作任务

目前居民的不满主要是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市级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除了抗疫相关内容外,就是民生保障的各类政策。对于社区来说,封控后将面对居民海量需求。

除了基本饮食保障供应外,在社区封控且足不出户的抗疫政策下,居民需求如潮水一般地出现,全部要求居委加以解决。还要追加层层布置的防疫相关动作,以往5-6人的社区工作团队,的确不堪重负。

这时居委要做的,先按照条线、轻重缓急逐项厘清社区工作需求:

⒈社区封控相关工作:①社区出入口封控管理;②外来人员进入检查登记;③特殊工作人员(警察、医务)出入证明管理;④封控楼栋封锁管理;⑤日/夜间社区巡逻;⑥120救护车进出接待。

⒉核酸集体采集(抗原筛查)相关工作:①居住人口情况逐户核查;②核酸采集点位选择及帐篷搭建;③核酸采集点供电及网络保障;④核酸集采居民通知;⑤核酸集采逐栋引领;⑥集采现场秩序维持、人员间距保持;⑦协助困难居民申请登记码;⑧协助医护进行集采;⑨医护后勤保障(运输、餐饮);⑩采集后样本外送、医疗废弃物回收。

⒊社区消杀相关工作:①社区封控楼栋消杀;②社区公共区域消杀;③社区居委/社区防疫指挥部消杀;④快递接收点、载运工具消杀;⑤社区非封控楼栋消杀;⑥核酸采集点事前事后消杀。

⒋社区物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①社区抗疫物资申请、运输、仓储及出入库管理;②快递外卖外场接收;③快递外卖内场接收;④快递外卖逐栋配送;⑤封控楼栋住户快递外卖配送;⑥核酸检测相关物料运输;⑦运输车辆维护及管理。

⒌居民生活物资管理相关工作:①政府抗疫生活物资发放;②集体采购生活物资购买登记、发放、收款;③弱势群体生活物资发放。

⒍医疗需求管理相关工作:①集中隔离人员120救护车联络接待;②急症居民120救护车申请联络;③居民用药登记、代购、数据上传、通知领药、收款;④急症居民院前急救(如有能力)。

⒎社区安全管理相关工作:①社区治安巡逻队组织;②社区家庭矛盾调解;③社区派出所工作联络;④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

⒏居民心理需求相关工作:①社区通知、信息发布;②社区精神类疾病居民关注;③社区非聚集型文体活动、互助活动组织;④居民心理疏导或外部心理疏导热线介绍。

⒐弱势群体关爱相关工作:①弱势群体居民信息入户核实;②弱势群体一对一关爱组建立,确保每日一问候;③弱势群体生活物资保障、递送。

⒑生活保障相关工作:①居民生活垃圾清运、消毒;②居民报修及处置。

⒒其他非必须的需求相关:①封控楼栋居民宠物代遛;②集中隔离居民家庭宠物安置;③建立居民需求互助群,鼓励居民相互解决各类需求。

⒓台账(战术微笑)

上面这些工作内容也仅是供大家参考的,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居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需求可能层出不穷。开设居民求助热线或接待窗口,让居民可以通过正常的手段提出自己的合理需求,比他们在网上盲目求助要好。

但是,居委不是阿拉丁神灯。疫情期间,仅立足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生活管家,不必事无巨细样样包办。充分相信社区居民群众的力量,组建居民互助群,提倡居民之间,在不违反封控政策的前提下互帮互助是值得鼓励的。居委可以为这些互助行动提供帮助。

㈡明确封控社区后存在的风险,提前有清晰认知

鉴于奥密克戎的高传播性,社区所有群体聚集性的活动都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市府要求居民在封控期间足不出户。在社区未完全排除阳性患者之前,任何接触性的工作都存在疫情扩散的可能。因此,社区居委要有比较科学的防疫意识。大致有以下几项风险管理工作需要高度注意:

社区居委所在地或社区防疫指挥部所在地是人员最聚集的地点,一定要做好防疫设防,意义毋需多述。要安排专人做好以下工作:

①根据地形在居委所在楼外一定区域设置警戒栏,警戒栏外为污染区。所有工作人员走出警戒栏应穿着防护装备,具体防护等级视小区目前疫情发展情况。有确诊、密接二级防护,无则一级防护;

②警戒栏内设置第二道栏杆或帐篷,作为半污染区。供工作人员脱除防护装备专用区域。半污染区应准备充足的杀菌洗手液、表面消毒液等消毒用品,供返回的工作人员充分消毒。脱除的防护装备统一回收后根据各街镇要求处理。半污染区应每天间隔2-4小时进行消杀;

③社区志愿者从家中到居委领取防护装备开始志愿服务时,原则上应在半污染区完成穿戴后,直接开展工作,不应进入清洁区。如确需进入居委,应做好全身喷洒消毒再进入。给社区志愿者发放工作证,以便于识别管控出入的人员;

④警戒栏外放置接待桌,每日安排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穿好防护装备后接待 居民诉求,如代配药等。安排轮岗轮休;

⑤居委会内部所有人应戴好口罩。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会议频次、时间,会议时保持人员间距;

⑥居委会内如果有人员居住,确保人员居住密度不要过大。每人不小于3.5m,居住房间内避免饮食,安排专用饮食间。居住房间内每日打扫卫生,并开窗通风。居住房间内绝对禁烟、禁止大功率电器;

⑦居委每天进行至少两次消杀。消杀时原则上人员应该暂时回避,因此,建议逐区域进行。

⒉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疫情反复扩散。严控小区人员出入,特殊工作人员进出按各街镇统一部署和要求,居委可为其提供消毒的便利。

⒊核酸集中采集工作是比较容易传播疫情的风险点。有效合理的现场秩序管理可以尽可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以楼栋为单位逐户通知下楼,排队严格保持间距,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回家做好消毒等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⒋一旦社区内有确诊病例,应该按街镇统一部署对楼栋进行封控。安排专人对楼栋进行24小时值守,而不是简单的一锁了之且无人看管。万一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锁门将导致重大伤亡事故。

⒌快递、外卖物品出入也具有较高的病毒传播风险,特别是冷鲜和低温食品。接收区应设置消杀隔离区。外界物品送入消杀隔离区后,进行表面消毒后再转入社区转运区。由专门的志愿者进行逐栋运送,送到楼下后由居民下楼自取。避免外卖员与社区志愿者直接接触。

居民需要外寄物品,电话通知居委后,安排物流组到居民所在楼下拿取,消毒后外送。

本居民区内居民物品流转,同样执行以上流程。

为减少物流组工作量,以保护志愿者,应呼吁居民减少快递外卖购买量。且明确告知居民,除已登记核实的特殊困难家庭外,不提供送物上楼的服务。

⒍居民区公共区域、封控楼栋与非封控楼栋安排专门消杀组按街镇统一部署进行消杀。

⒎安排志愿者巡逻队,对擅自下楼、聚集的居民进行劝返。

但是,疫情绝不是封控社区内唯一的风险点,不能认为抗疫就压倒一切。当社区被封控后,外部的公安、消防等应急力量一般情况下都无法进入。120急救体系也因为需求太大,无法按平时的速度提供紧急医疗服务,这些都是威胁到社区安全的风险隐患。对此,居委要有清晰的认知:

⒈社区内急、重症病患无法得到有效救治。目前,有些区的防疫政策规定,封控社区由居委统一拨打120急救电话,且120到达时间大大延长。在此期间,居委应尽可能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并根据能力提供一定程度的院前急救;

⒉足不出户造成很多居民产生焦虑感和易怒情绪,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增加,可能引发暴力冲突甚至治安事件。在外部警力无法进入的情况下,社区应成立专门的矛盾调解、处置力量,由社区内现职或退休警察居民带领,专门应对此类事件;

⒊因为居民都返回家中居住,用火用电增加。且封控社区消防力量轻易不能进入。对消防安全也一定要增加检查、提醒,尤其是群租现象较多的社区;

⒋居民负面情绪增多后,居委可能成为宣泄口之一。居民不间断地到居委进行吵闹,甚至组织群体性事件,或者通过网络媒体编造谣言,诽谤诋毁居委工作人员。这些都是社区基层可能遇到的烦心事。做好强大的心理建设,需要有顶着压力开展工作的觉悟。当然,居委内部的团结和心理疏导是应对的最好方法。

㈢最大程度地发掘资源,应对庞大的需求

陡然增加的工作任务,压力重重的风险隐患。但是,我们上海人常挂在嘴上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认为,基层治理能力的真正体现,不在于社区没有问题,而在于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由街镇统一配置的抗疫资源外,社区应该最大限度地向内找潜力。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求党员、公务员、员工向所在村居委报到参与志愿服务,也是市府充分发动社区资源进行抗疫的政策体现。

居委可以根据前来报名的志愿者的职业背景和特长,进行以下工作分配:

⒈寻找社区内医生、护士等医务工作背景居民,成立紧急医疗服务队,为居民提供院前急救或者配药登记等志愿服务;

⒉寻找在职或退休公安、安保、退伍军人等工作背景居民,成立治安巡逻处置小队,应对社区内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⒊寻找有心理专业教育背景的居民,成立心理疏导、家庭矛盾疏导等工作组,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矛盾调解;

⒋寻找现职或退役消防、应急救援工作背景的居民,成立消防安全和应急处置工作组,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初起火灾扑救工作;

⒌寻找有教师、幼师职业背景的居民,组织开展视频线上亲子活动或兴趣辅导课程,帮助减轻未成年人家庭压力;

⒍寻找有律师、政法条线职业背景的居民,辅助家庭矛盾疏导组的工作;

⒎寻找有书画技能特长的居民,在大白防护服胸前背后进行装饰,是鼓舞工作人员士气,调节社区氛围的良好方法;

⒏寻找有文艺特长的居民,进行线上或者阳台文艺表演,是舒缓居民精神压力的良好方法;

⒐寻找社区具有手语、外国语等方面能力的居民,协助做好聋哑、外籍人员的沟通工作;

⒑年富力强的社区志愿者,可安排从事社区物流运送组的工作;

⒒女性志愿者,是社区日间巡逻,劝返违反封控政策居民的合适人选;

⒓对于封控楼道的24小时警戒力量,应安排人员轮替。原有社区安保人员,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一班;社区志愿者,4-6小时一班为宜。如有可能,尽量每岗安排两人,以应对临时突发事件;

⒔为志愿者提供足够等级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他们的安全。且应在上岗前进行培训,让他们切实学习掌握正确的防护服穿脱方法和返家前的消毒工作,不要让他们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漏点;

⒕为志愿者尽可能提供好后勤保障,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期间提供餐饮,事前事后做好宣传表彰工作;

⒖即使疫情结束后,与参与本次志愿服务的社区居民保持长期联系,发展巩固他们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㈣信息沟通,是社区抗疫工作成败的倍增器

本轮疫情期间,居民对基层治理工作的诟病重点之一在于信息传递障碍。封控不通知;核酸集采结果不通知;生活必需品安排不通知。跑到居委询问,永远只能得到那三字:“等通知”,居民戏称这样的居委工作人员叫做“叮咚鸡”。

⒈疫情防控政策、生活保障措施、社区疫情情况,通过张贴通知、社区通、居民群等公开便捷的渠道及时进行公布,是安定居民人心最有效的方法;

⒉对于网络媒体传播的谣言,及时进行辟谣。可以邀请社区内具有相应专业背景或公信力的居民进行辟谣解释、科普工作;

⒊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如涉及居民个人,应注意保护隐私,特别是阳性病例居民;

⒋对于居民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公开通知进行解答,减少重复提问。也体现居委及时回应居民关心话题的工作态度;

⒌安排志愿者成立工作组,编制《社区疫情日报》,以纸面、电子文档、公众号等形式,每天公布必要信息和社区内的抗疫工作成果,是非常好的安抚居民情绪的方法。

图片

二、我们终会痊愈,健康的上海会更强!

基层社区治理能力,面对这次这样的疫情,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在不少社区,暴露出来很多管理问题,甚至引发对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深度质疑。

我觉得用行动去回应这些质疑就好。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大气谦和”,描述的不是永远沾沾自喜的上海,而是饱经潮起潮落,直面风雨雷电的上海。经过短时间的混乱,上海人在不断寻找问题,探索改正的方法,这篇文章只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上海基层工作者们,日以继夜与社区志愿者们,不断探寻、汲取适合自己社区的抗疫工作方法,也非常乐于分享给其他的社区。这种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才是上海社区基层治理能力的核心。

所以我坚信:我们终会痊愈,健康的上海会更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