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记忆‖寿光城·熙熙台

 卜祥山 2022-04-01

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有“十城九台”,在这“十城九台”中,熙熙台算是“另类”。其他土台都是以平地聚土而成,熙熙台例外,是在寿光城的北城墙上又建的台。

如果要说熙熙台的前世今生,就不得不提寿光的城墙。

寿光县志记载:“旧县城绕一城垣,原为土筑,周长三华里半,墙高二丈,厚二丈。城壕宽一丈六尺,深八尺。共有五门,东门叫迎旭门,南门叫来薰门,西门叫宗岱门,缺正北门,东小门叫青阳门,西小门叫瞻辰门。门外各有桥一座,长二丈,跨度九尺,拱形一孔。明朝末年,内乱和外患严重,历任知县多次将墙加高加厚,增建门楼和瓮城。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将土城甃以砖石,墙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一尺,留垛口1678个。同时,引温泉之水,灌注城壕。清代至民国初期,先后于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1929~1932年(民国18~21年)3次大修。直到1938年日军入侵占据县城,城垣无多大变化”。

寿光城墙的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从以上文字来看,明崇祯十四年以前是土城,崇祯十四年后“土城甃以砖石”。“土城甃以砖石”也是当时的形式需要,明崇祯十四年,大明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关外,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此时的崇祯已经压力倍增,“土城甃以砖石”或许就是为防御清军做最坏的打算。比如寿光城,崇祯十四年加固了城墙,到了第二年(崇祯十五年)清兵就兵临寿光城下,虽说“土城甃以砖石”但也难敌清军,最终还是沦陷。

民国寿光县志在卷十五的“大事记”中记载“(崇祯)十五年壬午冬十月,太白经天。十二月邑城陷,知县李耿死之。十六年癸未春,民死兵燹者众……”这就是历史上的“崇祯壬午兵燹”。

至于建在北城墙上的熙熙台,年代更是久远,齐乘记载:“熙熙台,寿光北城上,盖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高台’,立名,不知创于何代”。由此可见,熙熙台至少在元代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当时的熙熙台是建在北城的土墙上的。但是齐乘没提北城墙下的“灵显观”或“县衙”,或许那时县太爷的办公地点不在北城墙下。寿光县志记载的是“明洪武时,在元代灵显观地址上改为县署。至于这个县署是灵显观改的还是在灵显观遗址上建的,已经不得而知。

当然,熙熙台也经历了多次的倾圮和复建,有记载的有这么几次,“康熙十年知县郭尚信重修,乾隆六十年由将倾圮,翰周莅任又修之……”这么说来,熙熙台的最后修葺者是嘉庆年间的刘翰周,此后大概也就任由熙熙台自生自灭了。不知道宋宪章编纂寿光县志时的熙熙台是什么样的?县志没有记载,或许那时就已经“久圮”了吧?(民国寿光县志插图寿光城墙上没有熙熙台)

熙熙台的建造位置有些奇特、怪异、另类,整个县城不开北门,而且城上加台有何寓意?登高望远?凭栏怀古?饮酒做赋?……或许只是表象。

我试着考证了一下,县署的位置在北城墙根,县署出门东西路是“府东街”、“府西街”,往南一直通到南门是府前街,从风水来说感觉有点“冲”。(对比一下寿光成人中专(潍科)的大门位置,最后东移改了门口)熙熙台的作用是不是当成了“靠山”?而县署紧挨北城墙,从防御来说也是薄弱环节,熙熙台又有了观察、瞭望、的作用。所以说熙熙台表面是登高望远的“观景平台”实则有防御作用。

有了熙熙台,再加上骚人墨客的“附庸风雅”,(或许还是政治任务)“熙台秋月”成了寿光八景之一。

风景嘛!就得有它的独特之处,城墙上建高台也确实特别,熙熙台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了。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