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哀公十八年 预言卜先 石圃逐君 (卫国连逐)

 zqbxi 2022-04-01

       公元前477年,甲子,周敬王四十三年,鲁哀公十八年,齐平公四年,晋定公三十五年,秦悼公十四年,楚惠王十二年,宋景公四十年,卫起元年,蔡成侯(亦书景侯)十四年,郑声公二十四年,燕献公十六年,吴夫差十九年,越王句践二十年,邾桓公九年,杞愍公(亦书湣公)十年

       十八年春,宋杀皇瑗。公闻其情,复皇氏之族,使皇缓为右师。

       十八年春季,宋国杀了皇瑗。宋景公听说了他们的情况,恢复了皇氏的家族,派皇缓做了右师(杜预注曰:言宋景公无常也。)。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敬王)四十三年(甲子),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水经·获水注》引《纪年》曰:'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本是二事,此误合为一,又本不系年,此据《左·哀十七年传》定之。)”

皇瑗,宋国大夫。

公元前488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郑叛晋故也。

公元前486年,郑武子賸(子姚,名罕达)之嬖许瑕求邑,无以与之。请外取,许之。故围宋雍丘。宋皇瑗围郑师,每日迁舍,垒合,郑师哭。子姚救之,大败。二月甲戌(十四),宋取郑师于雍丘,使有能者无死,以郏张与郑罗归。

公元前483年,秋,卫侯(卫出公)会吴于郧。公(鲁哀公)及卫侯(卫出公)、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吴人藩卫侯之舍。子服景伯(子服何)谓子贡(卫赐,端木赐)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今吴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子盍见大宰?”乃请束锦以行。语及卫故,大宰嚭(伯嚭)曰:“寡君愿事卫君,卫君之来也缓,寡君惧,故将止之。”子贡曰:“卫君之来,必谋于其众。其众或欲或否,是以缓来。其欲来者,子之党也。其不欲来者,子之仇也。若执卫君,是堕党而崇仇也。夫堕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诸侯而执卫君,谁敢不惧?堕党崇仇,而惧诸侯,或者难以霸乎!”大宰嚭说,乃舍卫侯。卫侯归,效夷言。子之(公孙弥牟)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于夷乎!执焉,而又说其言,从之固矣。”

公元前478年,宋皇瑗之子麇,有友曰田丙,而夺其兄劖般邑以与之。劖般愠而行,告桓司马之臣子仪克。子仪克适宋,告夫人曰:“麇将纳桓氏。”公(宋景公)问诸子仲(皇野)。初,仲将以杞姒之子非我为子。曰:“必立伯也,是良材。”子仲怒,弗从,故对曰:“右师(皇瑗)则老矣,不识麇也。”公(宋景公)执之。皇瑗奔晋,召之。

公元前477年,春,宋杀皇瑗。公(宋景公)闻其情,复皇氏之族,使皇缓为右师。

       巴人伐楚,围鄾。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而行。请承,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鄾,故封子国于析。君子曰:“惠王知志。《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

“鄾”,楚邑,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东北,首见于前703年。

“析”,白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峡县南、淅川县、内乡县西北,首见于前635年。

       巴人进攻楚国,包围鄾yōu地。当初,右司马子国(子西之子宁,此时是令尹)占卜,观瞻说:“符合你的意愿(杜预注曰:子国未为令尹时,卜为右司马,得吉兆,如其志。观瞻,楚开卜大夫观从之后。)。”所以就命令他做了右司马。等到巴军来到,将要占卜统帅的人选。楚惠王说:“宁(杜预注曰:宁,子国也。)已经符合意愿,还占卜什么?”派他领兵出行。请求任命副手,楚惠王说:“寝尹、工尹,都是为先君出过力的人(杜预注曰:柏举之役(前506年),寝尹攻吴由于以背受戈,工尹固执燧象奔吴师,皆为先君勤劳。)。”三月,楚国的公孙宁、吴由于、薳固在鄾地击败巴军,所以把析地作为子国的封邑。君子说:“惠王了解人的意愿(杜预注曰:知用其意。)。《夏书》说:'占卜的官员只有能够审察判断人的意愿,然后才使用龟甲(逸书,见于《尚书·虞书·大禹谟》)。’说的就是这个吧!《志》说,'圣人用不着占卜占筮(逸书,杜预注曰:言当先断意,后用龟也。)’,楚惠王大概就能这样(杜预注曰:不疑,故不卜也。)。”

       夏,卫石圃逐其君起,起奔齐。卫侯辄自齐复归,逐石圃,而复石魋与大叔遗。

      夏季,卫国的石圃赶走了他的国君起(公子起),起逃亡到齐国(杜预注曰:齐所立故。)。卫出公辄从齐国重新回国,赶走了石圃,恢复了石魋和太叔遗(大叔僖子)原来的官职(杜预注曰:皆蒯聩所逐。)。

石圃,中国春秋时期卫国政治人物,石氏。

石稷(前589年,石碏(前719年)四世孙)→石买(石共子,前554年)→石恶(石悼子,前545年)→石圃。

公元前478年,初,公(卫庄公)登城以望,见戎州。问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公使匠久。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难作。辛已(十二),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阖门而请,弗许。逾于北方而队,折股。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从公,戎州人杀之。公入于戎州己氏。初,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己氏曰:“杀女,璧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璧。卫人复公孙般师而立之。十二月,齐人伐卫,卫人请平。立公子起,执般师以归,舍诸潞。

公元前477年,夏,卫石圃逐其君起(公子起),起奔齐。卫侯(卫出公)辄自齐复归,逐石圃,而复石魋与大叔遗(大叔僖子)。

石魋,中国春秋时期卫国政治人物,石氏,石曼姑的儿子。

石买(石共子)→石曼姑(石懿子,前492年)→石魋(石昭子)。

卫国,是赵鞅攻略中原,图谋霸业的重要环节。卫灵公死后,并未传位于公子蒯聩而是直接隔代传与孙子公孙辄,是为卫出公。蒯聩不服儿子,投奔赵鞅,赵鞅纳之。时卫国已经叛晋,赵鞅的这一举动无疑使与卫国的关系更加疏远。

  前481年,孔悝之母伯姬与(卫灵公之女)人谋立蒯聩为卫君,胁迫孔悝弑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到齐国。赵简子拥立蒯聩为卫侯,是为卫庄公。可惜,这位蒯聩很快就失去了在赵鞅门下那种士大夫精神,反而对卫国的诸多贵族进行报复,造成群情激奋,局面恶化。

  更糟糕的,这个蒯聩真是忘恩负义。当赵鞅将其拥立后,他继续卫出公之意——亲齐。这个让赵鞅非常难堪,赵鞅受不了这样的赔本买卖。于前478年,赵鞅遣使质问卫庄公,要求卫国派太子入晋为质。卫庄公却借故推辞

  这年6月,赵鞅率领晋军大举讨伐忘恩负义的卫庄公,卫庄公向齐国求救,齐国执政陈恒(一作田常)命国观领军出征,令派陈瓘监军。结果陈瓘被晋军的勇士活捉,赵鞅见好就收,却在邯郸屯驻重兵,以窥视卫国的一举一动。

  10月,赵鞅再度伐卫,亲自擂鼓助威,晋军士气大振,个个勇往直前,攻下楚丘外城。迫于赵鞅的压力,卫人在亲晋派石圃的领导下,驱除庄公向赵鞅求和,赵鞅拥立公孙师般为卫侯,撤军而去。卫国附晋,卫庄公奔齐。

  好景不长,卫庄公率领亲信杀回卫国,师般流亡。卫国又转而亲齐。

  祸不单行,庄公因为行为不检点而被戎人所杀,卫国人不得已再度找回师般,师般复辟。看到卫国的形势不再有利,齐陈恒出兵伐卫,卫国人害怕齐国的威势,交出师般,齐国拥立卫公子起为卫侯。卫国再度向齐。

  前477年,石圃发动政变,驱除卫侯起,出公辄趁乱回国,驱除石圃,稳定了局势,卫国依然是齐国的盟友,赵鞅的收卫计划落空。

  晚年的赵鞅将全部心血几乎都投入到与齐国争夺诸侯的复霸大业之中,然而事与愿违,形势一步步向齐国方向扭转。面对严峻的形势,赵鞅日夜操劳国事,却也不见好转。

《史记卷五 秦本纪 第五》:“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厉共公立。”

秦悼公,嬴姓,赵氏,族谱载其名盘。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前491年—前477年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

关于秦悼公,《左传》无记。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

  悼公二年,齐臣田乞弑其君孺子,立其兄阳生,是为悼公。

六年,吴败齐师。齐人弑悼公,立其子简公。

九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于黄池,卒先吴。吴强,陵中国。

十二年,齐田常弑简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

十三年,楚灭陈。

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厉共公立。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惠公在位十年死(公元前491年,据《春秋》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惠公立仅九年,比《史记》少一年,所以《左传》记悼公事多比《史记》提前一年。),其子悼公即位。

悼公二年(公元前489年),齐国大臣田乞杀其国君孺子,立他的哥哥阳生为君,就是悼公。

六年(公元前485年,据《左传》推算,应为“七年(公元前484年)”),吴打败齐军(《左传》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云齐败吴师,与此相反。)。齐人杀悼公,立其子简公为君。

九年(公元前482年,据《左传》推算,应为“十年(公元前481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为序次先后而发生争执,终于让吴为先(《左传》哀公十三年、《国语·吴语》均作吴先晋而歃,与此不同。《史记》于《吴世家》存其说,《晋世家》则同此。)。吴国强大,侵犯中国。

十二年(公元前479年,《十二诸侯年表》作“十年(公元前481年)”,据《左传》推算,应为“十一年(公元前480年)”),齐国的田常杀简公,立简公的弟弟平公为君,由田常做他的相。

十三年(公元前478年,据《左传》推算,应为“十四年(公元前477年)”),楚灭陈。

秦悼公在位十四年死(公元前477年,《左传》未记悼公之卒与厉共公之立,但据年数推算应为“立十五年”。),其子厉共公即位(《秦始皇本纪》作“剌龚公”,《十二诸侯年表》省称为“厉公”。东周以来谥称往往本作两字而省称为一字。“剌”、“厉”义同音近,“龚”、“共”二字古通。)。孔子于悼公十二年死(公元前479年。据《左传》推算,应为“十三年(公元前47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