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绍仪裸辞跑路,民国首任总理为何“撂挑子”?

 沐阳说 2022-04-01

唐绍仪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功成身退荣归故里,袁世凯如愿登上大总统宝座,唐绍仪作为袁世凯的拥趸和好兄弟,出任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然而,短短三个月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竟然不辞而别,辞职跑路。
6月15日,天蒙蒙亮,一辆人力车在北京城交错如织的胡同中穿行,直奔前门火车站,车上坐着的正是唐绍仪,他一身便装,带着三名随从,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
在抵达天津后,他的辞呈电报才缓缓送到袁世凯的桌上,电报中写道:
绍仪现因感受风寒,牵动旧疾,恳请给假五日,赴津调治。唯总理职务关系重要,不容一日旷废,并乞大总统于国务院中简派一员暂行代理。
明明就是“撂挑子”,非找了个请假治病的理由,袁世凯当然知道唐绍仪心中所想,见报时一声叹息:如此,国事奈何?

唐绍仪
堂堂内阁总理,说走就走,更何况,内阁组建完成还不到两个月,袁世凯心有不满,立即派出秘书长梁士诒赴津游说,梁和唐共事多年,私交甚笃,两人一见面,便推心置腹,一个好言相劝,一个万般推辞,面对旧友,唐绍仪没有隐瞒,他直截了当说出苦衷:
担任内阁总理三月来,沟通南北,委曲求全,却遭各方阻扰,心力交瘁,政治理想无法施展,不得已才挂冠而别。
梁士诒深知唐绍仪去意已决,不便多权,于是向袁世凯复命。
袁世凯自然不肯罢休,随后又派出陆军总长段祺瑞充当说客,唐绍仪依然不为所动。
袁世凯无奈之下,只好在唐绍仪的辞呈上签了字,民国首届内阁,至此垮台。
唐绍仪这一走,新生的民国政权必然不得安宁。一周后,十位内阁总长中有四位陆续向袁世凯请辞,包括农林总长宋教仁、教育总长蔡元培等人宣布辞职,内阁近乎崩盘,留任的都是袁世凯的部下,比如外交总长陆徵祥、内务总长赵秉钧、陆军总长段祺瑞等。
袁世凯多少有点失落,一切比他预想的要早一些,虽然他有心想把失去控制的唐绍仪和同盟会成员扫地出门,但当时,正是民国启灶之际,与同盟会分道扬镳,对他来说似乎并不见得是好事。

三个月前,南北和议,袁世凯上位,唐绍仪被他亲自推上国务总理的高位,按照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临时约法》,唐绍仪负责组织内阁。
唐绍仪作为同盟会成员,袁世凯倒并不介意,反倒觉得在南北阵营中间,有一个唐绍仪更好。
唐绍仪起初的组阁之路,并不顺利,革命结束,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一刻未曾停歇。初上任的唐绍仪,将重心放在了平衡各方利益上,他将内阁九部拆分为十二部,他想尽办法增加内阁职位,编排总长名单,想“端平”那碗水,缓和各方势力在人事方面产生的矛盾。
但他忽略了,不管他如何面面俱到,利益有得有失都是难免,他无法估计到所有人的体面,袁世凯将此事交给他,其中的奸猾,也可想而知。

首届内阁成员
几个月下来,唐绍仪身心俱疲,但好在,也稳定了局势,大总统、内阁、参议院基本就位,民国政治架构搭建完毕,虽然仓促,但也算完成了从帝制向民主共和体制的转变。
眼看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变成现实,就在唐绍仪准备在新生的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时,却不曾想见,自己早已抚了袁世凯的逆鳞。
作为一个从封建时代走过来的掌权者,袁世凯对权力的掌控欲远超唐绍仪的想象。
唐绍仪本应是袁世凯的僚属,但他掌控的内阁,却反而成为了袁世凯的约束,总统一切命令,需要经过内阁副署,这让从来都是“自己说了算”的袁世凯,非常不自在。
袁世凯,当然不肯就范于那个虚位,于是,开始了他的反击。
唐绍仪南下接收南京临时政府时,在任命直隶都督时,唐绍仪向袁世凯汇报,由地方推举人王芝祥担任,此人与同盟会关系密切,袁世凯自然不愿意,但不好明示,于是表面勉强同意。
王芝祥到了北京之后,唐绍仪早已准备好任命公文请袁世凯签字,但是,他得到的却是北洋军阀严词反对王芝祥督直的通电,随后,袁世凯以安军心之由将王芝祥打发到南方军去了。

唐绍仪(左一),袁世凯(右一)
显然,袁世凯的这个改派任命,并未得到内阁副署,但也并不影响,王芝祥拿着未经副署命令离开了北京。
袁世凯这一举动无疑是直接挑战内阁权威,这让唐绍仪深感不安,他太知道袁世凯的脾气秉性了,他不想妥协,却也没有和袁世凯斗一斗的勇气。
于是,走为上,以那种固执而草率地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民主革命的坚守。
那些陆续辞职的内阁总长同样如此,没有斗争的耐心,也没有前仆后继的勇气,只能眼睁睁看着袁世凯权利欲望日益膨胀。而最终,也只能重新举起革命大旗,用牺牲来弥补和祭奠如今的“礼貌离开”。

唐绍仪
而袁世凯呢,两番游说唐绍仪归位而不得,自认为仁至义尽,便索性,将唐绍仪,以及同盟会,当作了“弃子”,很快便兴高采烈地组建了另一个“内阁”。
唐绍仪的出走,在民国的政治版图中掀不起风浪,因他产生的缺口,在他身后又迅速地合拢,蜂拥而至的政客挡住了唐绍仪瘦小的身躯。
毕竟,那个年代,缺理想,缺正义,唯独不缺政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