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275)眩晕为常见症状,眩指眼花,晕是头晕,似坐小舟摇晃不定,同时发作即称眩晕。由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一过性脑缺氧、美尼尔氏综合征引起,并非都因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或髓海不足脑为之眩,老朽所遇之证以阴虚浮阳上越为多,调治时应滋阴养血、镇纳潜阳,《红叶斋医话》收入一首小方,有生地黄15g、山茱萸15g、当归9g、牡蛎60g、珍珠母60g,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曾投予患者,七天便可获效,命名五行汤。 小郎中按:眩晕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使用中医药治疗也多能收到很好的疗效,临床辨证多认为与“风、火、痰、瘀、虚”有关。脏腑多与肝脾肾相关,经方多选择苓桂术甘汤(痰湿相关)、真武汤(阳虚水泛)、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常用经方所治疗的眩晕大多和痰湿水饮相关。时方中治疗眩晕多根据基本病机辨证选择,针对风导致的眩晕一般都选择镇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针对火热导致的眩晕一般选择清泻肝火息风止痉,多用羚角钩藤汤;针对痰饮导致的眩晕多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对瘀导致的眩晕多选用通窍活血汤;针对虚(一般是阴虚阳亢)导致的眩晕,多用天麻钩藤饮、地黄饮子、知柏地黄丸等。 张老在本文中给出的一首小方主要是针对虚的证候,阴虚阳浮为主证,方用小剂量滋阴药,大剂量重镇潜阳药,重在收摄浮阳,重镇降逆而止眩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