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跟一个女同事聊天时,她说到这样一句话倒是让我很感稀奇,她说:“结了婚的两个人,生活时间久了,不仅行为举动上的说话、皱眉、走路会越来越像,连两个人的脾气和品行,甚至相貌都会越来越变得趋于一致。”我听后问她这是什么原因,她只道:“结婚了后你自然知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年,我从接触过的诸多学生父母身上去看,确实能证明当初那同事说的那话是有道理的。那种惯于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好占小便宜的女家长背后大多都是一个没什么能耐,眼高手低的男家长;那种喜欢不调查就信口开河对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到处自以为是的男家长其背后往往是一个同样惯于枉顾事实,言行只浮于表面的女家长;那种丈夫于路上遇到老师不打招呼,接孩子走时不知道让孩子跟老师说声'再见’的男家长,其妻子大多也是同样冷漠麻木的类型。相反,那种待人真诚,一团和气的男家长,其背后无不有一位温文尔雅,贤淑端庄的妻子;那种懂得感恩,热情有加的女家长背后,多也存在着一位自强厚道,不失风趣的好丈夫;那类有自身独立爱好,又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父亲,身边总也不缺一位不以一己之私,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的开明母亲。 人们老说一生幸福的夫妻缘分一定很深,其实不然,真正决定一对夫妻幸福与否的还是他们相遇之前的品性修养之高低,以及其相互的匹配度。有的人总以为一个品性低的遇到一个品性高的,那品性低的时间长了自然也会品性高起来,事实上哪有这么简单,就像大自然中,一个东西从高处落下来容易,再返回去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达到的,修养高的人如果找了一个修养低的人,其结果很多都成了悲剧,——即修养高的人渐渐沦落了。以此,人们在相识之初,就应该在看清自己的同时,再观一观那个要跟自己过一辈子的另一半,掂量掂量彼此品性修养上的距离,如果相差太远,肯定是不要开始的好,因为那注定是悲剧。一个修养低的人,也别指望靠遇到一个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来影响自己,道理很简单,真正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能终极操纵自己命运方向盘的,只有自己。 呵呵,说来说去,还是有一句话说得最好,——你想要遇到什么样的人,你最好先把自己实修成那样的人,而非只把自己想象成那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