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读原著 2022-04-02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493年,荀跞(luò)去世后,智宣子继承知氏之位,为下军佐,与赵鞅一起执政。智宣子喜欢儿子知瑶,打算立知瑶,——也就是智襄子,为继承人时,他的族人知果对此劝谏,请求以知宵为继承人,认为知瑶虽然有仪态不凡、箭术高超、技艺出众、巧文善辩、坚毅果决的五大优势,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常借势欺人,用残酷不仁的思想行事,最终必定导致知氏家族的灭亡。智宣子不听从他的意见。智果为保存自己,带领其一部分族人从知氏中分出,另立宗庙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后知氏在晋阳之战后被灭门,辅氏得以幸免。
 勾践灭吴后,越国成为中原霸主。为了重振晋国霸业,智襄子主动献出万户封邑来增强晋国国力,韩氏、魏氏也先后献出万户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地。

   智襄子纠集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赵氏退守晋阳,晋哀公四年(公元前453年)三月丙戌日(二十三日),在晋阳城即将攻克之时,赵氏暗中派人出城说服韩氏、魏氏倒戈,韩魏两家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身亡。接着,韩、赵、魏三家联手攻陷智氏封邑,智氏家族两百多人惨遭杀戮。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惨痛的用人教训,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强大的智氏家族遭致灭族之祸。为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著名论断,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司马光后来还进一步说道:“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德和才的关系,被司马光说得极透彻,离了德的才,只会走邪路,葬送了自己,而有了德加持的才,则会如虎添翼,才力日进,光明日甚。其实,往深处讲,没有德的才本质上也都只是小才,根本不可能有大才,大才一定是要有大德的土壤,否则大才根本生不出来。德是促进生命潜能全面爆发的原点,这个原点没有点燃,后面的功夫花得再多,都是徒劳。纵观历史上那些顶尖的伟大人物,无不都是大德大才兼备之人,少数悲剧英雄,中才之人,他们本可以有更大的创造,但由于不勤修自身之德,以此最终只能落得个才不能进,却深陷泥泞,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的境地。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丧命了!”后来盆成括果然被杀,学生问道:“先生怎么会知道他将被杀?” 孟子说:“他有点小才智,但不懂君子的大道理,那就足以招来杀身之祸。”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