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读原著 2022-04-02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先生曰:“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著空”。(选自《传习录》)
    为什么一般的人无法从吃饭饮水中体悟到饮食的真正滋味,感知到常道呢?

       《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大学》中也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孟子·告子上》中对此诠释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本质原因是他们活着,没有从其人之大体的心,经常让本心放失导致的。“心不在焉”是心不在视听言动上,心离开了本来的天下之广居处,这时候唯有“反身而诚”,唯有“修身在正其心”,唯有“明乎善”,才能“诚乎身”。致中和之道不是虚空寂寞(《传习录》中对此也举了一个例子,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冶天下”),致中和之道本不离日常的视听言动,知“味”即知“道”。中庸之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还说,“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致良知不能脱离具体事物,悬空去说,格物的本质是着平常事上修,着平常事上致良知,可是很多人却看不起平常事,以此总是失其正。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有些过了;愚蠢的人却又不及。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却又不及。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要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其中的滋味。”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