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36——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mynotebook 2022-12-2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原文: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

    柏杨白话版:公元前360(周显王十

    秦国公孙鞅既获得孝公嬴渠梁的绝对信任,准备大刀阔斧变法革新,在意料中的,立即受到既得利益的贵族们的反对。公孙鞅对嬴渠梁说:“就普通人而言,面对一项重要突破,开始时他不可能会热心投入。可是等到丰富的成果呈现出来,他一定欢天喜地。真正有高贵品格的人,绝不随波逐流,建立不世功业的人,也绝不去征求每一个人的意见。所以,圣人们认为,只要可以使国家获益,不一定要遵守传统。”高级官员甘龙表示异议说:“恐怕不见得,遵循传统的风俗习惯,依照传统的法令规章,处理国事,官员们可以胜任愉快,人民也不致骚动。”公孙鞅说:“普通人习惯于他们所习惯的那种生活方式,而专家学者们的见解,又往往局限于他自己专业的那个狭小的知识领域。这两种人,教他们在他们的位置上,遵照规定,处理刻板事务,是上等人选。但不能跟他们讨论大计方针、政纲政策。智慧的人指出方向,平凡的人实践执行。贤明的人变法改革,庸碌的人牢牢抱住现状,死也不放。”嬴渠梁毅然说:“我听你的。”

    读书笔记:商鞅和甘龙的这段对话,是改革力量和保守势力的一次思想交锋。商鞅金句频出,富于哲理,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长远考虑。大多数人由于眼界见识、经验能力所限,无法看得那么远,只能看到眼前的利和害。再加上人们普遍害怕既得利益的失去,往往是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时举双手造成;一旦改革触及眼前利益时,马上又举双手反对;在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上,则大家都会本能的朝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去考虑。另外,人的天性是厌恶改变的,因为现有的、熟悉的,会让人产生安全感,政策的改变总是有很多未知数,会让人产生恐惧和担忧。所以,但凡改革,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有反对的声音,改革措施不可能在所有人支持后才实施,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当享受到改革成果时,老百姓自然就会支持改革了。“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改革者是勇敢的,也是孤独的。

    改革是需要社会成本的,一是会触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二是改革过程中难免有失误或者暂时性的、局部性的负面影响,三是改革的成果往往不会马上显现,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所以,关键是从政策出台到成果显现这期间,要敢于坚持,顶得住压力。

    法家是务实的,目标导向性很强,变法的目的就是富国强兵,“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关键是能不能强国,只要能强国,过去的传统该就改,无须犹豫。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才智高明的领导人,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一般的普通百姓,是规则的遵守者,两者不在一个维度。

    《资治通鉴》这段记述取材于《史记・商君列傳第八》,但司马光做了删减,其中一些金句被删掉了,实在可惜。比如“行无名,疑事无功。”“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我把《史记》的原文放在下面,建议大家读一读: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