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根本是明明德,好的作品从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读原著 2022-04-02
    弈星学的东西不少,课外书也看了不少,成绩也总能保持在前列,别人以为他有多荣耀,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过程极其痛苦,——为了考试和分数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不痛苦的。
 
    高考过后,他如愿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整个人却像脱了一层皮一样,俨然展现出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心中感觉高考这玩意儿就是一次赌博,一次不值得的青春交换,倘若再给他年少一次的机会,他绝不想要再去过那种天天役心奋斗 ,如履薄冰的日子。

   上到大学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了当地一位德才兼备的先生,跟先生聊起自己这些年的磨难,先生深表同情,继而道:“这个体制已经把教育的下限拉得很低了,真正能走出这个牢笼的,都是孩子父母本身德信十足,有很高修养的家庭。否则的话,就只有像一般人那样,明知道那是个压抑人性,泯灭人真性的路,而心里却只会觉得,反正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反正大家也都这么走,又有什么走不得的。

  《论语》中'博学于文’的内涵绝不是说去追求更多的知识见闻,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天下知识见闻无限多,人是不可能全部都能掌握的, 甚至人在这一方面以后连机器都不如,庄子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博学于文’的本质该是在文中清静下来,见性,让思无邪,明得自家本体,随事学存自己的本心,《诗》、《书》六艺本就是一个人天性澄明时的自然流露,学它,只是感应它背后那一颗纯粹的心,学得此心,便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便是'德润身’,便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否则的话,'越读得多,其人越愚,古今所谓书呆子是也。’”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年少时读枯燥,年长后闲暇时细读却见其悲悯,自生力量?只不过是因为读书的心境变了,后者读时更纯粹,不带考试的目的,甚至没有任何目的,以此人更像一个真正的人本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至诚如神’,一旦改变了读书的状态,人自能即于其中澄然归于真的自己,轻易即可见到本就该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己,生机鲜活,灵感无限。”

   说完,先生让其将《传习录》中的相关几段话深读了数遍——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

  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了的功夫。”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章,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譬如无根之树,移栽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

  最后,先生再补充道:“当你真正学得在文中清静下来,见性,思无邪,明得自家本体,随事存好了自己的本心后,你会变得轻灵,圆融,自性俱足,举重若轻,能深切感受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的至乐,至足,至大,至强,这个时候,你的随性流露,皆为上品,伟大的文艺作品在外人看来是创造出来的,但对真正了不起的创造者来说,那只是自身着实明明德后无需刻意,自然而然'流出来的’,一种如有神助的率性流露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