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视诚意格物的功夫

 摩旗谷 2018-09-10



致心友们

 




【问题一】:去私欲,存天理;
【答】:去私欲:人的欲望本身没有对错。错用“贪嗔痴慢疑”是私欲;正用“贪嗔痴慢疑”是天理。去私欲中的“去”不是真正的把一个东西去掉。去私欲是明心见性,如明明德、明天理;一明,就能正确使用“贪嗔痴慢疑”,私欲就没有了,也就达到了天理。在“贪嗔痴慢疑”现起的地方下功夫;正确理解正确体证“贪嗔痴慢疑”作用是什么体性是什么,然后起正用。关键是觉知和感知“贪嗔痴慢疑”现起,能捕捉到现起。去私欲下功夫的入手处就是明,明明德。如何明,就是学习圣人的言教,根据圣人的言教回到自己的生命中来;在自己的生命中体证,体证出来;这才是明明德,才是明天理。如何明,明的三个次第。第一个是示以学问明之。学是学圣人的经典,学明道人的著作;问老师,问得道的人。要系统的学习,按照次第的学习,这就是以学问明之。第二个次第是以体证明之。所学的东西在自己的生命中体证,这是自明的过程。第三个次第是以致知明之。把生命的功德彰显出来,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存天理:存天理中的存字,没有说明天理;明是一时的功夫。说存,就是要我们实时的明天理;所以存养存养,功夫在存上,也就是时时能保持明的状态,重点在存上。要能获得天理,必须回到自己生命当中,认识自己的生命体证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自己从哪个地方开始进入迷惑颠倒,从哪个地方开始现起私欲,这样的情况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烦恼具体是什么。这样的观察才能正确的处理迷惑颠倒、痛苦、烦恼,那也才能真正做到不现起迷惑颠倒,没有痛苦烦恼而获得解脱。
【问题二】:去的是念头,还是习气
答:念头,就是想;每一个想就是一念。
习气。习就是习惯或者积习,长期积累下来的;气,就是气质。习气就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所形成的独特的气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习气。
去的不是念头,也不是习气;是要做明的功夫,一明,私欲就没有了。
【问题三】:习气是否有好坏之分?习气与心体是否存在关系?
【答】习气没有好坏之分。习气无论是好或坏;只要明明德,依照明德做抉择的时候,习气仍然在,但已不起作用。不用再起一个去习气的念头。发现了自己坏的习气,再另外起一个念头,去消灭它去压抑它去躲避它;那么这本身就是被这个习气所束缚了,因为你被它牵着走了。我们不做这样的功夫,我们只做明的功夫。一明之后,那该用不该用自己很清楚,坏的习气根本就不会现起。但是坏的习气还在,已没关系。
习气与心体有关。离了心体没有习气,离了习气也没了心体。
【问题四】:感知到心安和愉悦时,所产生的念头是否都符合天理。
【答】天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天理,才能知道符不符合天理。天是至高无上的意思,理是道理规律法则;最至高无上的道理规律法则是生命。在心安和愉悦时候,如果被此心境迷惑了,所谓得意忘形,这本身就是私欲。是不是天理?第一对于生命的透彻了知程度;第二能不能时刻去觉察,觉察的目的就是不被迷惑颠倒。



屠海良


原文:师既没,音容日远,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谓“一见本体,超圣可以跂足”,视师门诚意格物、为善去恶之旨,皆相鄙以为第二义。——【大学问】序
感悟:阳明先生曾说,自己致良知的学问是从生死经历中得到的。言下之意,学问来自于真实的践行。后期心学的衰微,与“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地学习心学,千万不能忘记从自己身上去踏踏实实践行心学。
事实上,佛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佛陀说第一个五百年为解脱坚固期,这个时期人人修行得解脱;第二个五百年为禅定坚固期,人们向往修禅习定;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期,人们崇尚经义辩驳,不注重修行;第四个五百年为塔庙坚固期,人们建塔修庙通过物质布施以积功德;第五个五百年为斗诤坚固期,也就是通常说的末法时代,人们只知斗争,不知修行。之后,佛法不存!
一个学说,离创世越久,越容易失去本意。所以,以经典为正本,真正以本意去践行才能不至于衰败。
行动:阅读经典【大学问】和【传习录】,感悟一点践行一点,踏踏实实做好功夫。
疑问:那么怎么知道我们对经典书籍理解的内容是正确的呢?



此为心友分享选编第125


心友将修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感悟发至以下邮箱,我们请老师为您解答

187270597@qq.com

与心友一起互动交流

请加微信号hzxianlinshuyu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