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即理》微课感悟

 吴守防 2019-07-23

2018-08-29 06:03

心友们好!平台上最近推送的文章,基本上由潘鹰老师组织的“心即理探讨群”里整理而成,非常感谢心友们的分享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磨砺自己的心志,致良知!今天是潘鹰老师的整理分享。

在2018年8.13-19日这一周里,合一、磨镜生、志之、兴隆集团四位老师分别和我们分享了他们对“心即理”这一心学概念的学习心得,各位师友进行了精彩讨论和深入剖析,现小结如下:

合一老师的主要观点

从“心即理”的好处入手,谈的是我们掌握“心即理”理论的深远意义,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内心找到了凭依,“再也不迷茫与慌张了”。

引入“理气说”,便于大家体证。理是无法直观感知体证的,但气我们经过修习是可以感知的。“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精彩语句:大家不知有没有这种感觉,大家喜欢快乐,不喜痛苦,但是痛苦比快乐更让人深刻。痛苦快乐就是动起来的意,化成不同的情绪,让人感知,触发人去修习,致中和,致良知,这些都是意之动处入手。

心即理在于反求诸己,读书、修身、做事是体证到心即理的好路径。心即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的体证。

精彩点评

致一老师:心即理是心学基础,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内容,是要人相信自己良知自足。

齐鲁弘毅老师:理解,还是在头脑,在心智,在逻辑推理;体悟,需要用心,去感应,去践行,传习录中阳明先生很多地方都这样提示,比如哑子吃瓜,反求诸己。

简老师:心即理,即性; 而气多是心的发用,且多是过与不及时的表现。关于心与理与性与气的论述,有这个一句话很值得体会"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张传建老师:性即是气,气即是性,性为气之体,气为性之用,体用一源,

磨镜生老师主要观点

何为“心即理”?简单理解便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内心的反映而形成的判断。通俗的说,一件事正确与否,不在事,而取决于咱们的心。

心即理的内涵:所有的事取决于你的内心,但你内心做出的判断应是无私欲遮蔽的

如何达到无私欲之蔽:可以从两方用功首先心正再则理顺。简单说就是心不被情绪所左右,达到一个无善恶分别的状态时做出的判断才是合乎理的。天理不是因个人内心好恶形成的那个认知。(这一点讲得特别好,理欲混同之弊是我们学习心学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坎)

心即理的现实意义:你的心就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动亦定,静亦定;第二个意义是指导人重新树立了人格;先生的心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模式,不再惧怕别人的想法.。

精彩语句:我们经常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便是怀了好恶之心而抹杀了孩子的天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因了个人好恶而伤害别人不自知。先生的学问是实修践履的心问,作为先生心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的心即理也必须是可以实修的,这个实修就是从正心开始,心正理得,理得心正.通过心即理的修习使我们获得一个强大的内心,更淡定笃实的面对各种社会压力,从而实现个人人生境界的提升。

事后补充:心即理是原初状态:理即天理,是自然法则,法生万物,万物需其理(维持其生生不息的理),或者说有其理,其理无善无恶,婴儿之心也如此,初始的心与万物同理,即心即理。理无所依,以心为本,心即理也,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事,这是第一层意思;心即理也,先生担心所发为歪理,所以要我们存天理,去人欲,无一丝私欲蒙蔽,此时我心发出的才是天理,这是第二层意思。

精彩点评

张翀老师:心即理,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如何去认识世界的。必须有了心即理的世界观,才可能休息阳明心学。找个唯物主义学者,永远也不懂心即理。

遇见美好老师:明白了心即理的内涵就是无私欲,只有在无私欲的情况下心才是理;做到心即理就要正心,正心就是正念头,正念头就要意诚,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诚字上,对别人对自己诚了就是真,真了才能实,实了才能定。举个小例,前一段我的孩子很胖我想让他减肥,苦口婆心无济于事,我很苦恼,便向自己内心看,虽然有为孩子健康着想的念头,但同时也混杂着感觉自己的孩子胖在别人面前很没面子(私欲掺杂),这就是我的意不诚心不纯正,转变念头,从内心深处纯粹是为孩子的健康着想为出发点(无私欲),再去说减肥的事儿孩子就很容易接受了。这是否说明诚其意就是无私欲呢。经常从念头动机处去格,格去私欲诚正念头大概就是先生说的致良知吧。

关于这个事例,乘四骆老师作了进一步的疏解,很到位:

这个例子里面就是有良知有私欲的,良知就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私欲就是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希望孩子给自己挣面子。1.还是要致良知,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不因为我这个念头里面掺杂了私欲就把那里面的那点良知泯灭掉了。2.就算最后孩子身体素质提高了我们也不以此高兴,因为里面掺杂了私欲。我们要知道修身之路道阻且长,继续努力。

这件事里我们如何致良知(让孩子接受并去做)是需要智慧的。把事情做成是智。君的做法我认为不怎么明智。刚才问君如果孩子不锻炼了,当如何?君回答那就是她的事。 若此事是她的事,君之前何必提起?

尽己之心方能尽人之性,君的回答并没有尽己之性。孩子减肥,行为最后要落到孩子身上,这是尽人之性。不尽己之性而想尽人之性是不太可能的。

并且我们做功夫只在尽己之性上做,能不能尽人之性我们不考虑。我们做事情,能不能感化儿子不要在意。瞽叟即化,舜是这个命,瞽叟未化,舜也是这个命。我不会去苦口婆心劝说,这不符合礼

乘四骆老师:至诚无伪无私欲,也就是中庸说的自明诚,自诚明。落下来就是从容中道、动容周旋中礼,也就是功夫不间断,念念致良知。其次是致曲,曲中有诚。

小陆老师:一个是“直”,直截了当,心口意如一,致良知。一个是“曲”,曲里面去“格私欲”。两个都需要。良知是道德要求,是非。第一层,仁。然后还有权,就是智慧,如何达成良知的智慧,怎样做是最合适的,计谋。这是第二层,义。还有一层,把上面两层没有亏欠地做到,行。心学是,“啪”一上来就要找到那个东西,然后“信”那个东西,然后作用于事事物物。

诗韵梅音老师:心即理!心乃良知之心,是清澈的镜子,理是法则,是标准,是大道(后面统称理)。其实我们所讲的心灵的镜子就是理打造的。那么理从何处来?它来自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实践,我们的阅读,来自我们的失败,我们的成功,来自我们的失去,我们的赢得,来自我们的付出,我们的收获……理渐渐驻入我们的心中,我们心灵的镜子慢慢变得广大通透。心即理的说法是有条件的,理是真理大道,心是不被私欲蒙蔽的心。理的获得跟人的心性和勤学的功夫有关,心性是先天的造化,勤学是后天的努力,勤学前需立志,勤学的过程需改过,心镜要想透亮,必须时时摖拭私欲的灰层,这这需要克己的功夫,克己,首先需要静,静如处子方能辨念头的善恶公私,而后需要诚,唯有诚意方能不欺,然后是果敢地付诸行动,实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了便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服务了社会——或助人,或责善!心即理是个动态的过程,终极目标是至善,那是圣人的境界,一切随感而应,一切皆中和!人,心性各异,功夫做的深浅不一,不求人人都是同一高度的“心即理”,但求都在明理中,都在克己中,不求人人都做那至善的圣人,但求做自己的圣人——今天永远站在昨天的肩膀上!(向诗韵老师的勤学精神致敬!)

淼渺圆意老师:静坐,读书明理,省察克制;是心学的提升之路,少了哪个也不行。

志之老师主要观点

志之老师主要观点:由"信"入学,到由明"理"践行

心即理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意落在那一点上,就会程现那个点上的理,但是理直不直,有没有落在根本上就要看我们的意正不正。

理有人理、物理和事理,其中有共性的理,有特有的理,比如万事万物都趋善避险就是共同的天理,也就是根本上的理,违背了这一共性就是不乎天理,也脱离了根本。

所以说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的前提是我们要清除干净私欲使到我们的心和事事物物同心,那么我们心中所呈现出来的理才能落到根本上,才能理直气壮地依理而行。

对于道理,我们一般由相信它而入门去学习去理解,但是要将道理内化于心就必须去体证。

精彩点评

覃建杰老师:这让我想起一个案例,有很多人喜欢“讲道理”,觉得自己占了理。但什么理才是天理?志之老师说的内化于心我觉得特别深刻,不能占死理,得理不饶人,要内化于心,让事物更美好的理才是天理

致一老师: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这句话不是很好理解,个人感觉解释比较到位。

岩中花老师:心即理,是圣人境界!是凡人良知呈现时的境界!所以我等所作功夫只有一个:致良知。

小陆老师:心即理,心是什么心,理是什么理?这个问题界定之后,其意义也就出来了,如何践行(功夫论)也就出来了。由心即理而致良知。心即理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朱子的于事事物物上求天理。心,是本心。理,是天理。心即理,就是说天理不外吾心。吾人于事事物物反观自省,就是功夫。心即理,是给我们指了一条路,至善的天理,不在外面,在我们心里。我们需要时时内观,把放逸的心收回来,才能找到本心,找到天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也已矣。没有这么做,或者没有这种体会的人要首先相信这个理论。然后不断的去做。有这个体会的人。要更加时时刻刻去做,功夫连片。一切的仁义礼智信啊,戒定慧。皆由此出。心即理,是心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心即理,也是心学入手以及一贯功夫。心即理,也是心学所证的最高境界。

天使之翼老师:本心即天理,即宇宙之最高法则,即道,中国哲学的特点就是将天道与人道统一而为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微笑老师:心即理,我的理解,一切结果来自于心的决定而非是经过大脑的思考,第一反应即为心,也是最符合道理的,也是最有良知的。

兴隆集体老师主要观点

什么是心及本源:圣人认为在宇宙生成过程中,道乃是根本,一即万物开端,人为万物之主,故人之生成亦道之化育的结果,由天道产生一切,天下一切物性均由道生,那么人的自性本心也是和天道同源的。

心与性本是一体同源,人心被污染而无明所以叫凡心,而本心即是自性。知是心之本体:这个知指良知,也叫道知,是心不偏不移处于"中"时的状态,这时候的心就是良知本体,而这时心上的理就是天理。

什么是理及本源:人类文明存在后,人们把心体的信息、蕴含的规律等以人类特色表达显化出来。这即是心生万法,即是理也。

圣人的真相与圣学的意义:通过修德练气体会真道的,就称作圣人,圣人是通过"类知"的方法来认识道的。圣人之学,是天理在人间的展现。圣人教导的念念存天理,致良知,惟精达惟一的做功夫等等皆是来度化人们的,是因为他明白,只有这样人心才得以存养天地间高维的浩然正气,以复其人之根本,才得以解脱,人心维度提升,人类文明才得以趋向光明。

精彩点评

张传建老师:业,就是太极运化上的一小段紊乱,必然会寻找机会再次表现出来,也就是必然会再次陷入轮回。人平时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只要不是循天理而为,就会在心体上留下印痕,就是所说的福德有失。至善,是与天地同体,与天地共寿。

诗韵梅音老师:《我的心即理》

心即理是原初状态,也是圣人达到的终极目标!心即理是原初状态:理即天理,是自然法则,法生万物,万物需其理(维持其生生不息的理),或者说有其理,其理无善无恶,婴儿之心也如此,初始的心与万物同理,即心即理。心即理是圣人达到的终极目标也即致善:我们学习实践,我们体悟思考,我们慢慢了解这个世界,我们也慢慢了解自己的心,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的心智渐渐成熟。假使我们了解的世界都是他们原始的初相,假使我们的心无污染的理想成长,那么我们的心将永远与万物同体,心永远即是理。可是,人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致使人心惟危,事事处处有扭曲,要想呈现本初心即理的状态,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一方面旧习难改,一方面现实的诱惑;一方面思维定式,一方面真相被掩盖!所以要想回到原初心即理的状态必须立志,立志成为圣人,立志还原一切的本初,心的本初,还原万物的真相。立志后要守志,守志的过程就是勤学的过程,就是改过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圣人之心吾性自足,只要我们坚定不移,上下求索,时时审查克己,量的积累终将会有质的飞跃的那一天,那时世事洞察于心,心意落在何处,何处之理便自然升于心,一切言行自会顺乎天理,心即理的境界达到,良知,致善,中和,无物不照,随感而应,心物一体,内在两忘的境界成也!成圣的路上一人行走太孤单,会茫然,你我携手同登攀,互鼓励,相扶搀,虽艰难,明灯不息在心间,时克己,学不断,多行善,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回头,只向前!一人力量单,人众良知呈,苍生永平安,万物永昌繁!

礼老师:末学觉得良知本心有寂和显两种存在状态,本心一直寂然不动,没被私欲蒙蔽则本心如明镜,这时遇事良知发用则显则感而遂通即心即理,反之本心被私欲蒙蔽,则良知如昏镜无法发用显现,这时良知仍是寂,理在本心也在,所以无论心有无孝意都是一种善念或恶念,天理都在因为本心是无善无恶的,寂不等于不存在或没有,而是存在的一种状态 先生看山中花心外无物的那个典故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比如,在我参加心学群前我们素未谋面,,我对大家就是寂的一种存在状态 (大家虽未认识我,但你能说我不存在吗 ?)

小陆老师:其实,有此心必有此理,有此理必有此心。所以,讲心即理之前,要界定一下概念。心学的心即理,这个理,应该指的是“天理”。应该要特定一下。

致一老师:一句话描述心即理:所谓“心”其本质就是感应天地万物的一面镜子。

面朝阳心亦朝阳:(摘自《传习录校释》前言,萧无陂)

"心即理"是阳明先生谪守龙场时提出来的,或者说"龙场悟道"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心即理"。阳明先生早年曾遍读朱熹的著作,对朱熹的格物之说产生过浓厚的兴趣,然而当他亲身实践这套格物学说之后,发现行不通,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刺激着他对格物之说产生怀疑。既然在外物上去格物穷理的路走不通,那么还能怎么去获得天理呢?对于先儒学说的种种怀疑直接促成了先生的思考,而这些正好积累至龙场,在那个困顿、穷厄、迷茫的环境下,他最终领悟到,圣人处此情境,还要向哪里去求一个道?原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自此,先生终于体会《大学》格物之说,并非向外物上去探求一个天理,此心即天理,天理不外乎人心,作圣人之功只在自家本心上探求。

针对"心即理"的各种质疑,阳明先生尖锐地批判了那种将理视为外在的看法,如他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很显然,"理"不像具体事物一样的存在者,不是感官经验的对象,因此"孝"这个道理并不在父亲身上,"忠"这个道理也并不在"君主"身上。按照先生的看法,父亲、君主等伦理角色的呈现,是由主体意识的指向来决定的,奉养父母、侍奉君主等道德活动都是由人心在主导和作用。当主体的自觉,没有指向一个对象时,这个对象的性质与活动是无法确定的,甚至这个对象对于特定的主体而言,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人心的作用,就没有所谓的对象,更谈不上天理。因此,要真正实现这一天理,关键在于主体的意识行为。

既然心外无物,那么格物穷理就不是向外探求了,但问题是外物又如何得到规定呢?按照阳明先生的看法,不仅"理"不外物上,而且物本身也不能脱离心。顺着"心外无理"命题的逻辑,论述了心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由此可知,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体,未曾分化,正是因为有了人的灵明,才有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区别,才有了人心对天地万物的体认,同时,王阳明也认为,如果没有天地万物鬼神,则人的灵明亦无。这表明他打通了心物之间的障碍,摒弃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心物互为体用,"此心在物则为理"流行于心物之间。

阳明先生的"心即理"学说解决了外在的天理并不能真正的约束人的道德行为问题,缓解了普遍性与个体性之间的紧张。在程朱理学看来,天理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外在地规范着现实经验中人的道德行为,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真正做出道德决定的往往是具体的生存个体,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意识,那么如何保证外在的道德规范能真正地促成个体的道德自觉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呢?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西方文化中那种浓厚的宗教色彩,外在超越的权威(如上帝)或普遍的道德律令很难在现实的道德秩序维护中发挥作用。程朱理学中的这种内外紧张不仅有可能造成一些虚伪的道学先生形象,即空谈存天理去人欲,而现实道德生活中却往往背道而驰,同时也使先生这种有志于道的人遭遇格物的困境。此外,外在的道德原则,无论如何都对个体的自由选择形成了一种压力,很难将道德行为看成是个体自由的、符合本性的选择结果。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主张此心即是天理所在,本身存善不恶,从而将普遍的道德原则纳入主体之内,个体能够依照自己的良心,自由地作出道德抉择,这不仅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满足了主体的自我成就感,正好印证了"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的古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