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洪侠| “书是用来读的”有时是句混账话

 胡洪侠 2022-04-02


每次看到“书是用来读的”这种话,我都不知该怎么回应。承认这话说得对?于心不甘。说这是句废话?于心不忍。说这话你说了等于没说?又于理不合。这话确实是说了不白说:对盲目听信的人而言,此话可能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书的功能之一,千真万确,是用来读的。可是,说“书是用来读的”这种话的人,在很多语境下,他的用意,并不是在重申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是在表达一种极其功利主义、乃至“工具主义”的书籍观。

比如,一本书设计讲究,印制漂亮,封面用的是等级很高的牛皮,正文用的是品质很高的艺术纸。他见了,就愤愤不平,就会说:“书是用来读!”他其实想说的是:书籍没必要印制得如此美好,价格也是越便宜越好;白纸黑子即是书,能看清字足矣。

又比如,一个爱书人,不仅爱读书,而且爱藏书,竟至家藏万卷,满室琳琅。他又愤愤不平了,而且多是用嘲讽口气说:“书是用来读的。”他的潜台词是:藏那么多书你读得完吗?读不完你弄几万册书在家里不是暴殄天物吗?自己不读又不借给别人看那不是自私吗?

更混账的是,当人们谈起某平台盗版书大行其道时,他也会振振有词地说:“书是用来读的。”他不承认自己在为盗版书辩护,但是却坚持说,盗版书也是书啊,盗版《红楼梦》和正版《红楼梦》一样啊。有书读就好了!正版书那么贵,有些书又绝版了,买不到,有盗版书读应该庆幸才对啊。


由此可知,“书是用来读的”,可以是一句大实话,也可以是一句混账话、糊涂话,全看你在什么语境下祭出此话。

书不等于文字和图画。文字、图画以纸张等为载体,经创作、编辑、设计、印刷、装订等等工序,才变成一本书。书不仅仅是所谓“内容”,书是有形状、有气味、有体积,能让人产生视觉、触觉、嗅觉的物品。如果做得精美考究,书还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艺术品。

书是用来读的吗?是的!

但是,书不仅仅可用来读其中的内容,也可供人人欣赏装帧,赞叹工艺,体会书之为物的美感,享受整体设计带来的阅读的方便与快乐。

书不仅可读,也可爱、可赏、可藏、可赠、可美、可珍稀、可装饰、可艺术、可文物、可展陈、可拍卖、可深藏不露、可保值增值、可传之后代、可永垂不朽。

你可以坚信“书是用来读的”,但是,平心静气想一想,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打开一己之视野,看到世界之丰富吗?那么自然就该认识到,“书是用来读的”,虽然说出了书籍的主要功用,但绝没有穷尽书籍的全部功能,更无法深入到书籍文化深处,去探究书籍之美的神奇与书籍之尊的神圣。

请不要用一句“书是用来读的”,来对书籍世界的万千气象,做“一言以蔽之”的宣判。你以为你在用这句话歌颂书籍的价值,实则你在用偏狭的标准看轻了书籍的美德。

你可以继续高喊“书是用来读的”,没问题!你是对的。但是,也请明白,这句话有时候似是而非;有时候,更混淆是非。


我甚至宁愿你把这话说得越来越空洞,也不希望你越说越混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