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美败坏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点“美”的温度

 新用户48563271 2022-04-02

图片

先问个小问题,你平时生活中穿的、住的、用的,有多少是机器生产、多少是人工做出来的?

回到200年前,或许这根本不是个问题,我们穿的是妈妈织的毛衣,住的是乡亲盖的房子,用的是铁匠、木匠、瓷窑师傅们亲手做的器具。

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已经把手作看成一个稀有的行业了。看理想也曾推出与京都匠人联名款的手工帆布包、茶叶罐,还挺受欢迎。
是不是手造的东西真的会温暖一点?或者反过来,因为手造产生的瑕疵,才有了人性的温度,这是一种21世纪的审美标准吗?
在这篇文章中,回溯手工艺与技术纠缠的历史,并探讨我们该怎样理解“匠”

图片


1
古代的匠人,是全能选手
我们今天热烈讨论“匠人精神”,认真想想,所谓“匠人”,在人类社会已存在了千百年,只是在最近的一个多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出现,才逐渐淡出普通人的视线。
人们会把匠人想象成技艺精湛的手工业者,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可实际上,这里有点误区。
比如建筑业,今天要建个房子,需要有专业的人做规划、画图纸、施工、装修等等,可能牵扯数十个工种,但古时欧洲,种种这些,大都由“石匠”来完成,他们既是建筑师,也是工程师。

图片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 ),工匠出身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早期著名工程师与建筑师

中国人熟悉的瓷窑,名窑里师傅既要手上功夫细,还要考虑泥土的成分、炉火的温度、各种材料的化学反应,可谓古代的实用科技领头人。

图片

汝窑碗,北宋,大英博物馆藏


在传统的手工艺中,设计跟制造,是不分家的。
2
工业的“噩梦”,让人们开始回归手工业
这种分家的情况,大致是从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发生。
当时英国的工业化如火如荼,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堆满了劣质又难看的东西,在“雾都”伦敦,有一些艺术家、建筑师,开始受不了机械制造品的丑陋,拒绝工业生产,开始强调“匠人制造”。
图片
“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的代表作,“红屋”,表明艺术家参与环境设计的可能

这场后来被叫做“艺术与工艺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的风潮,可以说孕育了现代工业设计的雏形。
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是英国建筑师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今天看他的作品如“红房子”,自然花卉的壁纸纹样,似乎“不过如此”,但在当时,确是少见的把艺术与手工艺结合一处的精品。

图片

威廉·莫里斯壁纸设计作品,“格子花架”

虽然参与“艺术与工艺运动”的成员,并不都是完全放弃机器,但总体上,对于工业化的厌恶,是当时知识精英的典型心态。这样的气氛逐步变化,从英国,转移到美、法,直到一场真正的风暴到来。
3
包豪斯,工艺与技术的融合革命
iPhone、B&O、宜家、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我们再熟悉不过,如果说它们有什么相似的起源,那就必须要提到包豪斯了(Bauhaus)。

图片

西格拉姆大厦,纽约,密斯·凡·德罗设计

整整100年前的包豪斯运动,影响至今。这些包豪斯的作品,虽然是几个世代之前的东西,今天看起来仍然很现代,又很经典。

图片

包豪斯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椅”,密斯·凡·德罗设计

包豪斯当时提出来三个最重要的核心思想,第一个是手工业和技术的结合;第二个是设计要以人为核心,第三个是强调理性精神,做设计不能像艺术家一样任意发挥。

图片

魏玛包豪斯大学,德国魏玛

在大众的认知上,从包豪斯开始,设计跟制造才开始是两码事了。
以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为代表的包豪斯大师们,一方面对技术感兴趣,同时也希望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能够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有一个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可以说,包豪斯是用设计包装的一次社会运动。

图片
华根菲尔德台灯,简洁迷人,包豪斯风格的代表之一,影响甚至奠定了后来的台灯外形
但且等一等,当我们仔细去看包豪斯的故事,会发现其实他们没有放弃手作。
1919年,包豪斯国立学校刚刚建立时,他们就已在强调将艺术学院的理论课程与手工艺学校的实践课程相结合,提供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例如,学校里设计纺织品的都是女学生,她们全都要上织机,直接织出自己的设计品。

图片

包豪斯纺织工艺女学生工作图,穿着由她自己编织的面料制成的连衣裙
4
今日匠人,被理解也被消费
到今天,尽管技术进步已经远不是100年前包豪斯时代的样貌,物联网、3D打印迅速普及,但手工,似乎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反而有些手艺还重新复活了,在大众传媒上,经常见到、甚至有点泛滥了的四个字:匠人精神。

比如在西装领域,有种不成文的说法,看西装好不好,要看纽扣,但不是看它齐,如果不齐,才可能是手工定制的,有瑕疵,同时意味着有了温度,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21世纪的审美标准?


那么,在人类不停变化、往复的生活史中,到底该怎样定义“匠人”?
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在他的名作《匠人》中,把匠人抽象成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

从古代的木匠、石匠,到今天的程序员、医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匠人。

图片

《匠人》,理查德·桑内特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建筑师张永和,说中国有两个“YI匠”,第一个YI是艺术的艺,他不仅仅是个匠人,还要对艺术敏感;还有一个YI,是意思的意,意匠,就是说你得有头脑,是一个会思考的匠人,那就是匠人追求的境界。

图片
厚薄折屏风 Thick Thin Fold,张永和设计
如果可以综合桑内特和张永和的观点,可能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5
未曾消失的技艺和匠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其实不存在绝对的对立。手工艺不必然是传统的,就像古代匠人对科技的专研;而设计和工艺,也不完全现代,就像从包豪斯延续至今的极简主义风格。

图片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为博朗设计的极简风格计算器,直接影响了苹果

事实上,有很多工业时代的产品,被我们今天理解成了传统的象征,比如说书。
想想看,书是世界上第一批工业产品,古腾堡的印刷术,可以说是一个流水线的概念,把同一个产品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

图片

在这个意思上,书似乎很古老了。但是,它对纸张的要求、对字体的考究、对插画、封面、版式的革新,今天仍然是先锋。

图片

Helvetica字体,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典范之一,由德华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和马克斯·米耶丁格(Max Miedinger)设计,1957年问世,逐渐演变成一个字体家族


与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车。
汽车自从100多年前诞生开始,一直是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最佳象征。频繁出现在大众电影、现代艺术的创作中。不断有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尝试跨界与车做出新的创意。
近期BMW 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Disignworks设计团队,共同完成的新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就是一个案例。
如果一辆汽车,融合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让匠人参与到复杂的工业生产中,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可以参照新BMW 7系。

图片
新BMW 7系,标志由霁蓝瓷装饰而成,72道工序,终得色泽、尺寸、曲度皆精妙匹配的珍贵成品

在这辆特别定制的车中,你能找到很多种中国工艺,比如在车身座椅靠背以及中轴线扶手盖上,应用了苏绣,以想表达一种宁静的感觉。

清华美院的老师们从4400种传统颜色中,选出4个不同的灰颜色,先绘图纸,再请苏绣手艺人,以及不同的针法,让各种灰色产生细微的关系,从中看到远山、云纹的光影变化。
这种工艺细节,即便今天的精密机器,也难做到。

图片
新BMW 7系的安全带、座椅靠背以及中轴线扶手盖均使用苏绣工艺

从传统到现代,工艺随着技术力的提升,大致在线性向前;但匠人和他们的手艺,不同的时代,被推崇、被遗忘、被发现、被应用,与我们的生活一同旋转、翻覆,只是不会消失。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于对张永和、张雷等相关老师的采访,特此感谢。




图文中所展示的车,即是新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由BMW 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Disignworks设计团队共同完成。

图片

新BMW 7系的车身色彩取自霁红釉,此釉色红如宝石,烧制工艺复杂,色泽沉稳华贵,呈现出卓然而立、浓而不艳的东方韵味

图片

整个车身以汉代璃龙型玉环为主视觉造型灵感,C柱上的有龙形玉饰纹样

在车中的座椅靠背、车门饰板、扶手箱、品牌标志、车顶扶手、车身等处,分别应用了多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包括苏绣、大漆、螺钿、霁蓝瓷、降真香,以及特调中国红外漆。

图片

车的前后扶手箱内以螺钿工艺分别打造宝瓶、法螺纹样。甄选天然贝母精心磨制、拼贴

新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以至臻工艺,融合现代设计思维与中国传统工艺美学,合璧中西,彰显东方美学之大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