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职场智慧:在职场,面对上司打压,除了坐以待毙,你还有9个方法可供选择!

 理史论谋 2022-04-03

历史的职场智慧:在职场,面对上司打压,除了坐以待毙,你还有9个方法可供选择!

在职场中,上司处于较为强势地位,如果遭到上司有意或无意进行打压,确实可以有很多角度去分析,并加以应对,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有其共通之处,现在笔者就和朋友们分享下。

1)共赢

职场中上下级最良好的关系模式莫过于共赢。

唐朝有位出将入相的名臣叫牛仙客,此人在史书上口碑不佳,原因是他攀附上位,当上宰相,当了宰相后又没事人一样,啥事也不发声,任由李林甫专政败坏朝政,其实大家想啊,李林甫提携的牛仙客,总不能一点旧情不念对着干吧,关键是你得干得过才行。《素书》说“戳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这一句话言简意赅点出对上和对下的两种警戒,人家能提拔你,大概率也会同样败坏你,你不尊重人家就“凶”,看到了吧?所以牛仙客的不作为也是不得已之下的大智慧。

看看牛仙客的发家路,跟过傅文静、王君毚、萧嵩和李林甫,都是将上司侍候得好好的上司高升了,他也跟着高升,共赢是职场智慧。

朋友如果要想得到职业大发展,就需要有这种意识,象牛仙客一样,帮助上司进步和发展,在成全他人过程成全自己。

李世民和刘秀是共赢好上司的典范,跟着他们混的人,都得到了大发展,成为我们至今敬仰的存在。

但共赢需要上下级双方共同的智慧、能力和胸襟,有时相互看不对眼,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

2)自存

郭子仪主弱臣强模式下自存的典型标杆人物,人家郭子仪功高天下而不妒,最根本原因是不敢妒和不能妒,夸张点说,连有这个念头都不敢有,可以看看史书对他的记载,他手下名将如云,最后封王封候坐镇一方的一抓一大把,这些人对提携他们成长起来的郭公感恩戴德,甚至都当了王爷见到郭公象奴仆一样,有的名臣自己连皇帝都不在乎,却会心甘情愿对着郭公一纸文书下跪,反以为荣,在郭子仪死后28年,他生前牙将和偏将身份的将领依然有很多混到节度使级别,想想多可怕,皇帝都不敢想谁不是郭公的人,这样人能不自存吗?

当然郭公不管在任何位置都谦逊而低调,给足皇帝脸面,让这种共存共荣有着漂亮的外衣。

3)私恩

我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结私恩的例子是田氏代齐,朋友们方便可以去详细查下,田氏用了一百多年,慢慢蚕食国王势力,实现完美替代,其耐心和手法让人赞叹。

职场中当我们处于弱势,而上司又不苛察情况下,可以用好处慢慢收买人心,进而赢得生存空间。

4)结党

结党之法在中国哪儿个朝代都有典型,是职场惯用手法,唐朝朝廷上有党争,藩镇则是几个大镇抱团对抗王朝讨伐,实现自治和共赢,营造一种同欲的利益同盟是下司对坑上司的好方法。

5)挖坑

给大家分享下司坑上司的小例子,唐朝监察御史崔薳对下属无恩而且非常苛刻,下属就想陷害他,趁他不了解情况之下,引他上当去碰硬茬,结果凉凉了,此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中记载,建中初,敕京城诸使及府县系囚,每季终委御史巡案,有冤滥者以闻;近岁,北军移牒而已。监察御史崔薳遇下严察,下吏欲陷之,引以入右神策军。军使以下骇惧,具奏其状。上怒,杖薳四十,流崖州。

这是弱势下属利用信息不对等巧妙坑上司的方法。

当然挖坑不仅限于此,其花样和手法非常多,上对下,下对上,同级对抗,都会用到,以后慢慢给大家分享。

6)造谣

古上相对造谣的还有飞书等,中国古人对这种方法用得溜熟,比如吴起就是在魏国受到流言打击,不得已流亡到了楚国。

造谣是以下对上,或以弱对强成本最低的方法,通过打击对方的人品进而否定其能力和业绩等。

7)架空

当然对于强势下属会架空上司,曹操和司马昭等等,例子太多了。

8)示诚

示诚术可以用在弱势一方抱团用,以收取人心,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一》介绍了一个小情节,说是任迪为人宽厚仁恕,比较厚道也有胸襟,一次喝酒时,下属误将酒上错成醋,但任迪也没声张,担心这个下属受到责罚,这一举动让下属深受感动,当节度使位置空缺时,下属都拥戴任迪接任,实现了阶层跨越。

另外此公也能与人同甘共苦,经费紧张他和大家一样吃粗糙食物,住在军营几个月不回家,这样的上司,下属挑不出毛病,也乐于跟随。

示诚术可用的地方更多,尤其需要别人与你分担时,你就要亲民些,这样就会有人格魅力,让人小觉得你值得信任,当然此术也可以用在结党抱团或其他方面。

9)迷惑

《韩非子·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

八奸其核心就在于借用常在上司身边的机会,通过误导迷惑上司,达到控制上司,或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比如隋时云定兴作为太子杨勇岳父,就标新立异地引诱杨勇堕落,惹得杨坚不高兴,最终废了杨勇,另立杨广,可以说云定兴起的作用非常坏。

其实权术或权谋只是方法或手段,识别这些,只是让我们能避开更多职场的坑,少走弯路和不犯错误,我们自己立身还是需要堂堂正正。

此心光明,慎善如初,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愿与朋友们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