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二百六十卷目录 枫部汇考 枫图 尔雅〈释木〉 嵇含南方草木状〈枫人 枫香〉 段成式酉阳杂俎〈枫子〉 陆佃埤雅〈枫〉 罗愿尔雅翼〈枫〉 本草纲目〈枫香脂〉 枫部艺文一 过枫林记 明钟人杰 枫部艺文二〈诗词〉 咏枫 梁简文帝 双枫浦 唐杜甫 枫林堰 姚合 江行 钱起 江上枫 成彦雄 山行 杜牧 枫树 刘儗 双枫 宋杨万里 枫 朱湛庐 枫林 赵成德 诸生有作红叶诗者爱其末句戏为补之 明李东阳 红叶 徐渭 红叶 林若抚 枫叶 于若瀛 枫〈已上诗〉 朱静庵女郎 绮罗香〈已上词〉 宋张炎 枫部选句 枫部纪事 枫部杂录 枫部外编 草木典第二百六十卷枫部汇考释名枫〈尔雅〉 欇欇〈尔雅〉枫香脂〈唐本草〉 白胶香〈纲目〉 萨阇罗婆香〈梵书〉 须萨折罗婆香〈金光明经〉 枫图![]() 《尔雅》《释木》枫欇欇〈欇音辄〉〈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疏〉《说文》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欇欇。郭云:枫树似白杨,叶圆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案《本草唐本注》云: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之。是也。又《山海南荒经》云:有宋山者,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注云:即今枫香树也。 《嵇含南方草木状》《枫人》枫人,五岭之间多枫木,岁久则生瘤瘿,一夕遇暴雷骤雨,其树赘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越巫取之作术,有通神之验,取之不以法,则能化去。《枫香》枫香,树似白杨,叶圆而岐分有脂而香,其子大如鸭卵,二月华发乃著实,八九月熟曝乾可烧。惟九真郡有之。《段成式·酉阳杂俎》《枫子》枫树子大如鸡卵,二月华已乃著实,八九月熟曝乾,烧之香馥。《陆佃·埤雅》《枫》《释木》云:枫欇欇,枫似白杨有脂而香,今之香枫是也。木厚叶弱,枝善摇,故字从风,作音从风也。叶作三脊,霜后色丹,所谓丹枫。其材可以为式。兵法曰:枫天枣地,置之槽则马骇,置之辙则车覆,是也。旧说枫之有瘿者,风神居之。夜遇暴雷骤雨,则暗长数尺,谓之枫人。天旱以泥封之即雨,故造式者以为盖,又以大霆击枣木载之,所谓枫天枣地。盖其风雷之灵在焉。故能使马骇车覆也,枫尊枣卑,故式覆以风。枫载以雷,枣古者,王禁被以枫槐外朝之位,树九棘焉。赋曰:兰若充庭,槐枫被宸。此之谓也。《罗愿·尔雅翼》《枫》枫似白杨,甚高大,厚叶弱枝而善摇。叶圆而岐,霜后丹色,可爱。字从风又释木枫欇欇。说者曰:天风则鸣,故曰欇欇。或云:无风自动,天雨则止。案说《文木》叶摇白谓之欇,则欇与风同义矣。《招魂》云: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至汉宫殿中多植之,魏《景福殿赋》犹称槐枫被宸。考汉故事也。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枫子。天旱以泥,泥之即雨,或云树老有瘿瘤,忽遇暴雷骤雨,瘿上耸出一枝,一夜暗出三五尺,形如人鬼,口眼备。南中谓之枫人,亦谓之灵枫。越人以计取,为神事之。旧说云: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上,掷于大荒之中。朱山之上化为枫木之林,此犹夸父之杖,弃为邓林也。其子可为式,式局以枫木为天,枣心为地,其脂甚香,谓之枫香。脂一名白胶。香入地,千岁则为琥珀。枫上有菌,食令人笑不止。《本草纲目》枫香脂释名 李时珍曰:枫树枝弱善摇,故字从风,俗呼香枫。《金光明经》谓其香为须萨折罗婆香。 苏颂曰:《尔雅》谓枫为欇欇,言风至则欇欇而鸣也。梵书谓之萨阇罗婆香。 集解 苏恭曰:枫香脂所在,大山中皆有之。 苏颂曰:今南方及关陕甚多,树甚高大,似白杨。叶圆而作岐,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连。著实大如鸭卵。八月九月熟时,暴乾可烧。南方草木状云,枫实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难得之物。其脂为白胶香。五月斫为坎,十一月采之。《说文解字》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汉宫殿中多植之。至霜后叶丹可爱,故称枫宸。任昉《述异记》:云南中有枫子鬼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瘤瘿也。至今越巫有得之者,以雕刻鬼神,可致灵异。 韩保升曰:王瓘《轩辕本纪》云: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其械于大荒之中,化为枫木之林。《尔雅》注云:其脂入地,千年为琥珀。 李时珍曰:枫木枝干修耸,大者连数围,其木甚坚。有赤有白,白者细腻,其实成毬,有柔刺。嵇含言:枫实惟出九真者,不知即此枫否。孙炎《尔雅正义》云:枫子鬼乃欇木上寄生枝,高三四尺,天旱以泥涂之,即雨也。荀伯子《临川记》云岭南枫木,岁久生瘤,如人形,遇暴雷骤雨则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宋《齐丘化书》云:老枫化为羽人,数说不同,大抵瘿瘤之说,犹有理也。 香脂修治 李时珍曰:凡用以齑水煮二十沸,入冷水中揉扯数十次,晒乾用。 香脂气味 辛苦平无毒。 香脂主治 《唐本草》曰:瘾𤺋风痒浮肿,煮水浴之。又主齿痛。李时珍曰:一切痈疽疮疥金疮吐衄喀血,活血生肌止痛解毒。烧过揩牙,永无牙疾。 香脂发明 朱震亨曰:枫香属金,有水与火其性疏通。故木易有虫穴,为外科要药。近世不知,误以松脂之清莹者。为之甚谬。 寇宗奭曰:枫香松脂皆可乱乳香,但枫香微白黄色,烧之可见真伪。 李时珍曰:枫香松脂皆可乱乳香,其功虽次于乳香,而亦彷佛不远。 木皮气味 苏恭曰辛平有小毒 木皮主治 苏恭曰:水肿下水气,煮汁用之。 陈藏器曰:煎饮止水痢为最。 大明曰:止霍乱,刺风冷风,煎汤浴之。 木皮正误 陈藏器曰:枫皮性涩能止水痢。苏云:下水肿,水肿非涩药所疗。又云:有毒明见其谬。 根叶主治 李时珍曰:痈疽已成,擂酒饮,以滓贴之。 菌气味 陶弘景曰:有毒食之,令人笑不止,地浆解之。 附方 吐血不止,白胶香为散。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简要济众方》〉 吐血衄血,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王《璆百一选方》〉吐血喀血,澹寮方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为末。入乾柿内,纸包煨熟食之。 吐血喀血,圣惠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绵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 金疮断筋,枫香末傅之。〈《危氏方》〉 便痈脓血,白胶香一两为末,入麝香轻粉少许,糁之。〈《袖珍方》〉 小儿奶疽生面上,用枫香为膏,摊贴之。〈《活幼全书》〉瘰𤻤 ![]() 诸疮不合,白胶香轻粉各二钱,猪油和涂。〈《直指方》〉一切恶疮水沈,金丝膏用白胶香沥青各一两,以麻油黄蜡各二钱,半同溶化入冷水中。扯千遍,摊贴之。〈《儒门事亲》〉 恶疮疼痛,枫香腻粉等分为末浆,水洗净贴之。〈《寿亲养老》书〉 小儿疥癣,白胶香黄檗轻粉等分为末,羊骨髓和傅之。〈《儒门事亲》〉 大便不通,白胶香半枣大鼠粪二枚,研匀水和,作挺纳入肛内,良久自通。〈《普济方》〉 年久牙疼,枫香脂为末,以香炉内灰和匀,每旦揩擦。〈《危氏得效方》〉 鱼骨哽咽,白胶香细细吞之。〈《圣惠方》〉 大风疮,枫子木烧存性,研轻粉等,分麻油调搽极妙。章贡有鼓角匠病此,一道人传方,遂愈。〈《经验良方》〉久近胫疮白胶香为末,以酒瓶上箬叶夹末贴之。〈《袖珍方》〉 枫部艺文一《过枫林记》明·钟人杰枫林在城西南隅,枕冈带郭境颇幽迥。际秋老霜新之后,悠然一往会,心正不在远也。岁辛未,重九后二日,晨起霜风肃然,日气爽洁,不知何从。忽动登眺之,兴欲出郭,念无可与游者,遂独登候潮城,循雉而西,因山起伏,不复规规整整,委蛇旋折,足可送远目,适游履也,将近枫林,女墙竟与人家菜畦相接,穿篱度莽,转一坳则枫木千本,障天蔽野,了无杂树,时夕照已转,林腰横射,叶上光彩如泼丹砂者,正坐吟。远上寒山之句。希微间,踽踽影动,定视之乃一野衲扫落叶尔。迫晚风景苍凉,凛不可留,望龛灯明处,亟投渐闻石磬,乃三茅福地,遂由石径出而归。枫部艺文二〈诗词〉《咏枫》梁·简文帝萎绿映葭青,疏红分浪白。花叶洒行舟,仍持送远客。《双枫浦》唐·杜甫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枫林堰》姚合森森枫树林,护此石门堰。杏堤数里馀,枫影覆亦遍。鸬鹚与钓童,质异同所愿。《江行》钱起远岸无行树,经霜有伴红。停船披好句,题叶赠江枫。《江上枫》成彦雄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一叶落渔家,斜阳带秋色。《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树》刘儗枫叶不耐冷,露下胭脂红。无复恋本枝,槭槭随惊风。向来树头蝉,去尽不见踪。日落秋水寒,哀哀鸣征鸿。《双枫》宋·杨万里双枫一松相后前,可怜老翁依少年。少年翡翠新衫子,老翁得衣青布被。更有秋风清露时,少年再换轻红衣。莫教一夜霜雪落,少年赤立无衣著。老翁深衣却不恶。《枫》朱湛庐凤山高兮上有枫,青女染叶猩血红。莫辞老红嫁西风,一夜憔悴成秃翁。《枫林》赵成德黄红紫绿岩峦上,远近高低松竹间。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诸生有作红叶诗者,爱其末句,戏为补之》明李东阳碧树凋馀老更红,强将颜色慰飘蓬。浓霜未著愁先醉,返照初回望欲空。唐苑情多何足问,吴江句好更谁工。晚来蚁穴无归路,应恨萧萧匝地风。 《红叶》徐渭才见芳华照眼新,又看红叶点衣频。只言春色能娇物,不道秋霜解媚人。宫水正寒愁字字,吴江初冷锦鳞鳞。更馀一种閒风景,醉入黄花野老巾。《红叶》林若抚花发炎方想刺桐,谁知秋叶幻春红。朝华忽散朝阳后,晚艳都迷晚烧中。凋谢未应随玉露,剪裁元自出金风。若教题就能飞去,不待流波意已通。《枫叶》于若瀛禁城玉露渐秋深,枫色凄凄满上林。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露苦霜吟。斜连双阙辉青琐,倒影平津映碧浔。岐叶著飙声瑟瑟,殷红过雨色沈沈。杂黄间绿纷成锦,委砌飘檐埒作金。向夕转深娇落照,因风散响怖栖禽。城头迥接青岑远,殿角寒生绣幄阴。几度朝昏劳怅望,徘徊故苑倍萧森。《枫》朱静庵女郎江空木落雁声悲,霜入丹枫百草萎。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绮罗香》宋·张炎万里飞霜,千山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芳树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樽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枫部选句楚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沙棠栎槠华枫枰栌。〈注〉华皮可以为索枫,脂可以为香。 张衡《西京赋》梓棫楩枫。 魏何晏《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古诗:长枫千馀丈,肃肃临涧水。 晋阮籍诗: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宋谢灵运诗:晓霜枫叶丹。 梁庾肩吾诗:江枫拂岸游。 隋炀帝诗:高岸坐长枫。 唐张九龄诗: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王维诗:枫攒赤岸村。 孟浩然诗:目极枫树林。 李白诗:帝子隔洞庭,青枫满潇湘。〈又〉霜落江始寒,枫叶晚未脱。〈又〉枫叶叠青岑。 杜甫诗: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又〉使者虽光彩,青枫满地愁。〈又〉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又〉雨急青枫暮。〈又〉门巷散丹枫。〈又〉丹枫不为霜。〈又〉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又〉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又〉赤叶枫林百舌鸣。〈又〉江石决裂青枫摧。〈又〉玉露凋伤枫树林。〈又〉石出倒听枫叶下。〈又〉堂上不合生枫树。 严武诗:江头赤叶枫愁客。 崔信明诗:枫落吴江冷。 元结诗:千里枫林烟树深。 李嘉祐诗:青枫独映摇前浦,白鹭閒飞过远村。钱起诗:泊舟应自爱江枫。 韩愈诗:去岁羁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又〉杳杳深谷攒青枫。 李贺诗:朝幌苦醪落夜枫。 贾岛诗:枝重集猿枫。 张继诗:江枫渔火对愁眠。 马戴诗: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风。 李商隐诗:神护青枫岸。〈又〉巴山晚带枫。 李咸用诗:秋枫红蝶散。 韩偓诗:枫叶微红近有霜。 鱼元机诗: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时。宋欧阳修诗:篱枫叶如火。 郭祥正诗: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 王安石诗:江枫湛湛青。 曾觌诗:叶叶丹枫染翠霞。 苏轼诗:丹枫翻鸦伴水宿。 杨万里诗: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陆游诗:枫叶欲残看愈好。朱行中诗: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颜醉里红。蔡文范诗:雕枫积坞红。 金王郁诗:江林枫叶秋容醉。元马祖常诗:光山枫制锦。 张养浩诗: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郭钰诗:落日枫林红叶明。 萨都剌诗:杉枫插青嶂,〈又〉斜阳照冷枫。 明冯琦诗:万里江枫夜,相思秋已深。 林鸿诗:浮亭秋雨梦青枫。 王称诗:梦绕枫林青。 唐文献诗:苑外鸿声连画角,帆前树色半丹枫。 枫部纪事《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即今枫香树。《西京杂记》: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枫四株。 《汉宫杂记》:汉宫殿中植枫,故曰枫宸。 《拾遗记》:太始元年,魏帝为陈留王之岁,有频斯国人来朝,以五色玉为衣,如今之铠,其使不食中国滋味。自赍金壶,壶中有浆,凝如脂尝。一滴则寿千岁,其国有大枫木,成林高六七十里,善算者以里计之。雷电常出树之半,其枝交荫于上,蔽不见日月之光。其下平净扫洒,雨雾不能入焉。 晋宫阁名华林园,枫香三株。 《晋书·孙绰传》:绰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绰答曰: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邪。 《南齐书·祥瑞志》:建元二年九月,有司奏上虞县枫树连理,两根相去九尺,双株均耸,去地九尺,合成一干。故鄣县枫树连理,两株相去七尺,大八围,去地一丈,仍相合为树,泯如一木。 《述异记》: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 《南史·任昉传》:昉出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人便之。尝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曰:与夺自己,不欲贻之后人。 《周书·武帝本纪》:天和二年秋七月辛丑,梁州上言凤凰集于枫树,群鸟列侍以万数。 《唐书·崔信明传》: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数恌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馀。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 《张志和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象罔》、《白马證》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叟。著《元真子》,亦以自号。 《十道记临川记》云:抚州麻姑山,或有登者望之庐岳,彭蠡皆在其下。有黄连厚朴恒山,枫树数千年者有人形眼鼻口臂而无脚,入山者见之,或有砟之者皆出血。人皆以篮冠于其头,明日看失篮为枫子鬼。《朝野佥载》:江东江西山中多有枫木人。于枫树上生,似人形,长三四尺。夜雷雨即长与树齐,见人即缩依旧。曾有人合笠于上,明日看笠子挂在树头。旱时欲雨,以竹束其头禊之即雨。人取以为式盘,极神验。枫天枣地是也。 《湘山野录》:馀杭能万卷者,浮图之真儒。介然持古人风节,有奥学著典类一百二十卷。天禧中,秘馆购书王冀公,钦若特请附焉。冀公尤所礼重其居,延庆寺在大慈坞时,儒皆抱经受业师居,常喜阅唐韵。诸生尝窃笑。一日出题于法堂曰:枫为虎赋,其韵曰:脂入于地,千岁成虎。诸生皆不谕,固请之不说。凡月馀,检经史逮百家,会萃小说俱无见者。阁笔以听教师曰:闻诸君笑老僧酷嗜唐韵,兹事止在东字韵第二版,请详阅。诸生检之,果见枫字注中云:黄帝杀蚩尤,弃其桎梏变为枫木,脂入地千年化为虎魄。后诸生始敬此书,又有云。松液入地为虎魄者,唐李峤咏虎魄诗。有曾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之句。未知孰是。余顷见虎魄中蚊蚋数枚,凝结在内,信峤诗不诬。《宋史·五行志》:政和三年七月,玉华殿万年枝木连理。南雄州枫木连理。 《异林》:弘治乙卯,长沙大旱,枫树生李实。 《华容县志》:正德元年十三,都民李子中宅畔,枫树开花如莲。 《富川县志》:正德十五年冬,枫树结梨。 《桐城县志》:嘉靖三十年庚戌春三月,白沙岭枫杞连理。 《广德州志》:明成化间县南四十里,居民王氏庄前有枫树,初生二尺许即岐,而为两干又二尺许,复合而为一。因名其地曰:鸳鸯枫。至嘉靖末,其家伐而为薪,根抽一糵,其分合复如前云。《南陵县志》:枫树在县西南十五里上有枫一株,树叶先茁何向,以卜年丰。 《铜陵县志》:枫林山在县北十里许,以山多枫故名。《无锡县志》:雪浪庵在横山之岭,结庐洞穴之中,傍有石池,不竭其麓。宋时大枫树二,荫十馀亩,枝生芸香,今树合为一。 《新城县志》:宋监登闻鼓院,在丰山有枫木,皆百尺合抱。 《天台县志》:枫树井上有枫木,高二十馀丈,大可数十围,其中空虚已久,坐可容数人,井水味咸,相传通海。井边有陂陀,小岭谓之枫树岭。 《乐清县志》:梅花洞岩缝中有樟枫二木,下则异根,上则连理。 《安福县志》:神枫在县西一百里,其枫岁旱以泥封之则雨,人以为神云。 《从化县志》:秋枫山在县南六十里,其上多秋枫树。 枫部杂录《化书》: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说文解字》:枫木厚叶弱枝善摇。汉宫殿中多植之,至霜后叶丹可爱,故称枫宸。 《物类相感志》:枫木无风自动,天雨则止。 《丹铅总录》:张文成太卜判有枫天枣地之语。唐《六典三式》云六壬卦局以枫木为天,枣心为地。 枫部外编《异苑》:会稽石亭埭有大枫树,其中朽空,每雨水辄满。有估客携生䱉至此,辄放一头于朽树中。村民见之,以鱼䱉非树中之物,咸神之。乃依树起室,宰牲祭祀。未尝虚日,目为䱉父庙有祷,请及秽慢则祸福立至。后估客复至,大笑乃求䱉臛食之,其神遂绝。《乌伤》:程氏有女,未醮著屐遥上大枫树颠,了无危阂顾。曰:我应为神,今便长去。唯左苍右黄,暂归耳。家人悉出见之,举手辞诀,于是飘耸轻越,极睇乃没,既不了苍黄之意。每春辄以苍狗,秋以黄犬设祀。于树下。《一统志》:黄梅县西,东禅寺有老枫数株,传是六祖大鉴禅师插爨杖所生,今止存其一。《公安县志》:刻木观相传其地有古枫树一,道人远来,每夕徘徊其下,呼其母,树遂应声。遂伐木刻像肖之,机关若生,至今存焉。 《善化县志》:彭祖师不知何许人,元时至长乐乡天台山居。居民日供饮食,随以双著插地自誓云:我成圆正宗师,此著复生。后果发生枫树二株。下分上合。乃于此树下化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