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标题不足以覆盖本文内容 1、与格雷厄姆同时代的威廉姆斯提出,人们购买公司股票本质上购买的是公司未...

 空谷幽墅 2022-04-03

1、与格雷厄姆同时代的威廉姆斯提出,人们购买公司股票本质上购买的是公司未来分红的预期,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股息折现之和。这是最早的股息折现模型。

2、股息的发放取决于公司的盈利增长和投资需求,盈利提升和分红比例的提高,能够大幅度地影响股息折现的价值。由此,戈登在威廉姆斯的基础上提出了股息增长模型,也是自由现金流折现的雏形。

3、之所以有人投资股息为零的公司,是因为虽然公司当下没有分红,但是预计未来盈利之后可以分红,即人们购买的是未来分红的预期,所以人们退而求其次,关注股权自由现金流。由此,站在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的角度上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诞生。(参考:亚马逊:网页链接  DCF估值章节)

1和2非常直观地表明,只要公司层面有稳定经营的基础,即使不交易股票,也可以获得现金流入,即使不交易股票,也可以获得现金流入,即使不交易股票,也可以获得现金流入(所以如果你以浮息债的视角看待股票,那么股价波动不是风险,而是你的同盟)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要分红,那么:(1)不追加投资不卖出股票的情况下,股价涨跌与我们无关,不影响我的收益率,此时我们的收益率取决于公司盈利和分红比例变化;(2)追加投资的情况下,股价上涨会降低我们的收益率,我们会希望股价一直跌,以便以更低的价格买入,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但价格不会一直跌,在股息零增长的情况下,价格P=分红D/股息折现率r,分红是确定的,股息折现取决于社会无风险收益率,基本上也是确定的,因此价格P的底是可以确定的

所以当蓝筹股息率达到6%,基本上就是底部区域,因为这个收益率已经是社会无风险收益率的水平,别忘了这还没有计入因为盈利增长和分红比例提高使得股息率提升的可能,否则预期收益率会更高。这也是我红利策略的基础:投资收益率=股息收益率+估值提升收益率+盈利增长收益率

再看3,因为一些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发展阶段,比如医药科技企业前期的研发阶段,重资产公司前期的资本投入阶段,在那一段期间,一直在消耗现金流,但这些公司一旦完成前期的研发和资本投入,就只需要少量的维持性资本支出,成本费用结构发生变化,后续的现金流就能够以非线性爆炸性的形式增长。虽然当下没有分红,但人们预期未来能够分红,因此它的折现值也不为零。而最终能否成功,同样取决于公司经营是否如预期的那样创造价值。

1和2类型的公司,比如已建成的公路、水电、机场等,基本上经营没有太大波动,所以估值没有太多的分歧,因此股价相对稳定;3类型的公司,比如在建的公路、机场,医药、制造,科技公司等,受诸如专业判断、性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估值分歧比较大,预测的难度也更高,所以股价波动比较大,如果没有充分的认知,很容易因为风吹草动就被洗下车。

格力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呢?我不知道,也许是股息零增长,当前价格合理;也许是当下股息1.5%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万亿级的超级公司。白鸡呢,我想,大概能够成为千亿级的公司。

未来,从来不是确定的,它是一系列的可能,它是分布的概率。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搜集信息-分析判断-做出决策-更新信息-调整决策,然后享受随后的果实,或者承担之后的结果。

决策不难,难的是承担随后的结果。(貌似出自《妙笔生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