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半功倍的创新方法

 Utilize 2022-04-0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事半功倍的创新方法——组合创新

创新,在当今的中国,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个人,无不如此。

前苏联发明家、教育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专利和创新案例,得出以下总结:在所有创新中,只有不到1%是全新的发现,大约4%是全新的概念,其余约95%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

由此看来,创新并非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事。

事半功倍的创新方法——组合创新

在这里,介绍一种改进型的创新方式:组合创新。

这个概念,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就是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

简而言之,就是把要素从旧的系统中拆解出来,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系统,就形成了创新

这种创新方式,可以遵循一定的模型来实施,事半功倍。

其本质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型,通过全面的考量,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从而看到自己的盲区,看到大众的盲区,创新性发现新机会,达成目标。

​​

举个简单的例子。

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向世界宣布iPhone的诞生,那是组合了三样人们耳熟能详,随手随用的设备:听音乐的iPod + 打电话的手机 + 互联网浏览器,这三者的完美新组合,成就了苹果的重新发明手机。

从此,苹果改变了人们的很多日常习惯,引领了手机行业的变革。

事半功倍的创新方法——组合创新

那么,如何应用组合创新来实现创新呢?

一般来讲,遵循三步原则:一目标,二拆解,三组合。具体来讲:

  • 一目标:以服务对象,即客户为导向,明确清晰的目标
  • 二拆解:使用组成要素的方法框架,将现有系统的组成元素,拆成基本要素。要素越基本,对后面的组合越有效。
  • 三组合:对拆解的各个基本要素重新组合,创新性地形成新的系统来达成目标。
事半功倍的创新方法——组合创新

​​

再举个拉杆旅行箱的例子。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旅行方式的巨大变化。

乘坐飞机,成为一种时尚。而拎着箱子,走在长长的航站楼上,则显得十分的不时尚。

因此“箱子可以省力、便利地跟着人移动”,便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就此目标如何进行现有系统的拆解。

事半功倍的创新方法——组合创新

然后在上面分解的基础上,将平动+转动组合成滚动,就有了下面的想法。

在1987年,一个名叫罗伯特.普拉斯的美国机长,在家中给箱子安上了轮子和拉杆,成就了拉杆旅行箱。随后他申请了专利,成立了公司Travelpro。

从此,拉杆旅行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当然,拆解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里仅举其一例。你看,创新是不是没有蜀道那么难?

要不,您也尝试一下组合创新?

(图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