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历的“三月三”,胶东半岛不少村庄曾经都“赶山”

 胶东故事会 2022-04-03

在疫情的影响下,有不少以往很熟悉的生活方式都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赶庙会”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是农历的“三月三”,若在平时,胶东半岛不少村庄都有庙会、山会。会上人来人往,堪称盛况。而自2020年至今,这一场景就鲜能见到了。

严格来说,老辈的庙会和山会之间有些区别。如《龙口市志》说:“庙会以祭神娱乐为主,其中的商业活动也多为娱乐性质;山会多在春季生产和夏季大忙之前(或秋后)举行,商业活动的特点是集中远近铁木农具与骡马交易。”

(▲以往赶山会、赶庙会,唱戏是标配)

不过,由于“山”和“庙”大多相伴而生,因此民间通常不会严格区分两者,习惯统称为“赶山”。正如《福山区志》所说:“山会亦称庙会。除'清明会’、'六月会’外,其它庙会,福山皆称之为'山会’。”

与很多传统民俗相似,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庙会”、“山会”其实早有衰退之势,而这些年的疫情,只不过是起到了进一步加速的作用罢了。思之令人感慨万千。

关于胶东乡村的“三月三”山会,前些年笔者陆续参观过一些,这段时间又专门查找了史志,以下就做个简要整理,与诸君共享。

(▲往年胶东乡村赶山的一些场景)

首先从莱州(掖县)说起。莱州的“三月三”庙会,以寒同山神仙洞最负盛名。

寒同山神仙洞,有着大量的全真教文化遗迹,古代香火就很旺盛。而到了现代,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背景下,其势头依然不减。就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每年“三月三”去寒同山赶会的游客,多时能达到五万余人。

而根据《四续掖县志》的记载,除了寒同山神仙洞之外,大胡家村宝泉寺、五岔口村五岔口庙、新城村新城庙和夏邱堡村玄帝阁,也都在“三月三”这天有庙会。不过,那毕竟是民国时期的情形,以上庙会是否延续了下来,暂时没有详细打听。

值得一提的是,大胡家村宝泉寺、五岔口村五岔口庙、新城村新城庙过去在一年当中曾有两个会期,除了“三月三”之后,还分别在九月九、九月九和九月十三有庙会。

在即墨,“三月三”赶山的村庄也有不少,鳌山卫街道后马连沟村和王村镇黄官屯村(现属田横镇)就是例子。

根据《即墨村庄志》的记载,后马连沟村的庙会为东京山庙会,山上的“狐仙庙”始建于200余年前,每年5次庙会,分别是农历正月二十、三月初三、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九月初九。黄管屯村的庙会,是文二山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是庙会集日。

在老福山县,“三月初三”为“古现山”(古现,现属烟台开发区)。根据《福山区志》的记载,“三月初三”的“古现山”与“二月初八”的“黄家山”,曾并称两大盛会,两地赶山者也可达5万多人。

在栖霞,臧家庄镇的吴家村(现划至福山)和桃村镇的河西庄村也都在“三月三”赶山,具体缘何而起,暂未见到详细介绍。

在海阳,1988年《海阳县志》记载说:“三月初三,小纪、郭城山会。”不过,笔者打听当地朋友,小纪现在已是下半年赶山。而在小纪更南边的辛安镇,倒是在“三月三”赶山。

(▲赶山会、赶庙会的时候,特色小吃是少不了的)

在文登,“李龙”(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流传甚广,而农历三月又相传为龙母生日,因此三月的庙会也有不少。通常从三月初一开始,前后连续多天。不过,由于龙母生日为三月初二,故“三月初二”之规模要盛于“三月初三”。比较有名的当属文登宋村镇的回龙山庙会。

在荣成,人和镇石硼村有三官庙会,会期为三月一日至五日,“三月三”虽然也在其中,但正会期为三月五日。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胶东的县市区众多,限于手头资料有限,此次难以概全,在这里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最后,希望疫情早日平复,生活重归正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