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37篇:读文有思∣从“语气”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4-04

从“语气”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孙晓岑老师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年第8期的论文《朗读教学,不可忽视“语气”》。这篇文章是从“语气”的角度来谈朗读教学的,实际上也提供了一种文本解读的视角。前段时间,我听陈秀君老师执教的《孙权劝学》,就注意到课文的“预习提示”有“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的要求,课后的“思考探究”题目中也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这些加点的词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的“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乎”等。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此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片段,说明注意到了语气词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而从目前的中考题来看,较少题目涉及到了“语气”这个考点。

孙老师这篇文章是从一道中考试题引入的。这道题是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的第10题:“你学着米豆的批注①,给这里的'吁’写批注”,米豆的批注①是:“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应该说,这个题考查的点很明确,又有答题示例,应该说比较容易,但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词并设计出合理的语调,更不能通过语气词来把握人物的心理。这个题对我启发在于,在设计文言文试题或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时,也可以抓住语气词这个点,或对课后题进行改编,或抓住语气词和句式,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心理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首先梳理了“语气”的教学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这也是考查语气的课标依据。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与语气相关的知识点也反复出现,在《春》《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唐雎不辱使命》等课文及课后题目中,都有与语气相关的表述与要求。那么,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做些什么呢?作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语气的概念、作用及应用等,二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三是更好地运用语气。当然,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学习、背诵语气的概念、类型及作用,而是要揣摩文本,字斟句酌,通过语气把握作者或文中人物的心理,这自然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路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气呢?按照词典的解释,语气就是说话的口气,亦即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语气的表现有三种:一是表现在句式中,二是表现在感叹词、语气词的使用上,三是表现在说话的腔调中。首先是句式。按照表达的语气来分,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这些都能在课文中找到实际的例子。不过我觉得像排比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主动句、被动句等句式,是不是也承载着一定的语气呢?其次是叹词和语气助词,这也是表达语气最常见的方式,像《孙权劝学》课后题的三个句子,主要就是语气词。不过,使用了感叹词和“感叹句式”,是不是存在着一些重复呢?再次是说话的腔调,即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结合而形成的重音、停连、升降等。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学习朗读,重音和停连也成为朗读时重点关注的内容。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中的动词“朗润”“涨”“红”等需要重读,这就隐含着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某种语气及感情。

孙老师认为,语气带有浓厚感情,作者的情感态度、人物的心理性格都隐匿在语气之中,而语气往往体现在句式、叹词、语气词和腔调上。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辨析明句式,理解文意。《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这是双重否定句,在文中起到了强调作用,分别强调了淡泊、宁静、学习、立志的重要性,如果改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学以广才,志以成学”,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在语气上就比较逊色,不能体现出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那是不是说为了表达这种期望和教诲,全篇都要使用双重否定句呢?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改为“非静无以修身,非俭无以养德”可不可以?在作者看来,语气也要有“抑扬顿挫”之分,一味地表达期望和教诲,那就成了强迫。不过仔细分析这篇短文可知,第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开宗明义亮明观点,自然要用陈述语气。后紧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实际上是从反面说理,再接着又是肯定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又是直接表明观点,后面又接了两个双重否定句,还是从反面说理。如果抛开这些意脉,单从语气角度进行分析,说服力有限。二是细思关键词,披文入情。作者执教《行路难》时,请学生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加上一个叹词,这样更有助于把握该诗句的语气。执教《马说》时,可以将朗读聚焦于“不以千里称也”“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等句子中的“也”字上,请学生揣摩“也”字背后的不同语气。在文言文教学中,虚词的含义及语法知识不是考点,但在朗读教学中,不能忽视虚词的作用。三是模拟品腔调,分析心理。作者认为一句话除了词汇意义外,还有腔调意义,即说话人用腔调所表示的态度或口气。例如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盖竹柏影也”中“盖”后的停顿,这种停顿表示若有所悟、恍然大悟,翻译成“哦,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其中就隐含着一种惊喜之情。对于文中其他句子,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甚至可以加上一些肢体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