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 肋间神经痛首选穴,便秘要穴 急性腰扭伤要穴 支沟穴 大家 好,我是李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经验要穴-支沟穴,这个穴的是五输穴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 支沟穴 关于这个穴位的名字由来: 支沟,穴位名字出自《灵枢》:“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 支是支持的意思,又同肢体。沟,凹沟。 这个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穴当上肢前臂尺桡两骨之间的凹沟中,是经脉之气行于两骨之间,如水行于沟渠,所以叫做支沟穴。 针灸大成把它叫做飞虎穴!由来有意思,三焦经五行属火,飞虎为经穴,五行也属火,是火经上的火穴。火的一塌糊涂,因此,上、中、下三焦之火,或三焦经经脉所过的火热病症,取支沟疗效即“如虎添翼”,火火火! 说的这么热闹。,支沟穴的位置在哪里呢? 在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能主治:支沟穴是治疗胁肋部疼痛的要穴,理气止痛,降逆通便的功能。 治疗胁肋部的疼痛尤其是牵扯到胸部的疼痛是首选穴,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胸膜炎等,都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还有这个穴位对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降逆通便的作用。 支沟穴第三大特色,对腰痛有特殊的止痛作用,尤其是对急性腰扭伤,可以单用本穴治疗,效果杠杠的! 支沟穴为五输穴中的经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是针灸最常用穴之一。明代名医张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总结该穴主治为“凡三焦相火盛及大便不通,胁肋疼痛者,俱宜泻之” 有兴趣的朋友临证可以试一试! 针灸真有意思啊,每一个穴位,都是一部历史,都是一个传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