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唇炎中医称唇风,多生于下唇,初起发痒红肿,肿胀时轻时重,但不减退,唇色逐渐变深,较裂出血,久则糜烂流脓血,疼痛似无皮之状,有的脱屑、结痂交替发作,或因干裂不适,口唇不时顺动,经常舔舌以致唇红边界不清。 中医治疗多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综合治疗 一、风火上攻 症状 口唇瞤动,色变深红,以红肿发痒为特征,兼有口干口苦,便秘诸证。舌苔黄,脉右关洪数。 治则 祛风清热解毒。 治法 1.内治法 药物:四物消风饮加减(《外科证治全书》)青篙15克 生地15克 当归10克 赤芍l0克 荆芥10克 柴胡10克 川芎l0克 黄芩10克 生甘草6克 薄荷6克 蝉衣6克 2.外治法 (1)药物: ①紫归油频抹。 ②铜粉丸泡洗。 (2)针灸: ①毫针法:取穴: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内庭、三阴交。 ②灸法:取穴:合谷、承浆。先灸合谷,男左女右,再灸承浆,三壮。 ②耳针法:取穴:口、胃、大肠、内分泌、心、肝、脾、神门。如伴脾胃湿热者加三焦;肝胆有热者加胆、耳尖;迁延日久者加耳迷根。耳穴压豆或耳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血虚风燥 症状 口唇较裂,出血,燥痒,脱屑,面白无华,纳呆,口渴,便秘,目花头晕。舌淡,脉细无力。本证以较裂、脱屑为特征。 治则养血润燥。 治法 1.内治法. 药物:生血润肤饮加减(《沈氏尊生书》) 天冬15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麦冬15克 当归15克 黄芪15克 黄芩15克 桃仁10克 瓜蒌仁10克 升麻4.5克 红花l0克 五味子10克 2.外治法 (1)药物:(同风火上攻证) (2)针灸:(同风火上攻证) (三)脾胃湿热 症状 口唇破裂,糜烂,流脓血,口臭,口渴,不欲饮食,便秘,或便搪,小便赤热。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则 健脾和胃,除湿清热。 治法 1.内治法 药物:健脾除湿汤加减(《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茯苓10克 白术10克 芡实10克 山药15克 枳实10克 生薏米15克 生扁豆15克 大豆黄卷15克 萆颉10克 黄柏10克 金莲花10克 加减:若口干渴者,加沙参、石斛。 2.外治法 (1)药物: ①蛋黄油外涂。 ②甘草油外涂。 ③清凉膏外用。 ④冰硼散吹之。 ⑤清热除湿祛风膏涂之。 以上5种药物选择使用。 (2)针灸: ①(同风火上攻证。) ②取穴:足三里、明陵泉、合谷、内庭、中脘。行针刺法。补足三里、阴陵泉;泻合谷、内庭;平补平泻中脘。每日1次,局部配合点刺放血,每周1次。 医嘱 1.减少烟酒刺激,少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烤,多食蔬菜水果。 2.宜服健脾渗湿饮料,如用薏苡仁、芡实、荸荠、赤小豆煲汤服。 3.避免日晒,勿舔、咬唇部,风大季节口唇常以油质润之。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9.实用偏方秘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