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手机的诱惑

 明甫其实 2022-04-05

手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本文110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手机的诱惑

教育管理

手机的普及可以说是利弊均沾,方便了大众,却也让不少人陷入手机依赖的漩涡无法自拔,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今天只讨论初中生拿手机的现象。

手机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游戏,不良信息,聊天,搜题,作弊等,对学生的影响简直是深远的,可以说是害了孩子。

社会的大环境如此,手机普及得太厉害了,几乎一家人都有多余的手机,可以说都到了人手两部手机的地步,网络的发达更让孩子们把手机当作娱乐消遣的最佳工具,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拿着玩,对,是玩,而不是利用它来打电话或学习,因为他们对学习已经厌恶了,作业多是最主要的原因,做不完的作业,哪里还会用手机用来学习,只好用来放松,用来搜答案来减轻作业负担,所以,在孩子们手中,手机的娱乐功能无限放大,沉迷而不能自拔。

今天是第二次模拟考试,在考试前,就三令五申的强调不能作弊,不能携带手机进场,要与中考一致,但学生无视这些要求,还是有学生拿手机作弊,收了两部手机,其中一部手机正在用软件搜答案,让班主任打开手机后,发现学生们建立了一个群,用来在考试的时候发答案作弊,并且从昨天第一场就开始传答案了,这种现象让我们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安,如果这样下去,学生谁还学习,没有好的考风就没有好的学风,看来简单的说教是不起作用了。思来想去,干脆拿探测器来检测手机,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老师们要动真格的了,以便让他们收敛一些。

因为初中学校一般都没有屏蔽仪和探测器,所以就想到跟教育局招生办借,联系了巴科长,支持我们借用,我就从教育局借了20多个探测器,每场发一个,学生一个个重新进场。这时,出现了一个近乎疯狂的现象,有一批学生都往厕所跑去,为了是把手机放好,梁老师在厕所门口收缴了一大摞手机,有的学生跑到了其他年级,送给其他年级的学生以防被查到,看到这种现象,我们真的不敢相信,这么多的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并且有的要想法作弊,我们更加担忧,学生的成绩是如何得来的?平时不学习,一考试都能考好,这种现状如果不扼制会影响到整体的学习,形成不良的风气。我们下定决心,以后考试,所有考生都只能携带自己的笔和工具进场,不得还书包入场,并且每场都要检测禁带物品,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形成好的学风。

所幸还有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带手机,凭自己的实力去考试,这些孩子知道,手机作弊是不良行为,更不利用自己的学习,凭自己的实力得到了成绩才值得高兴。

通过这件事情,也给我们老师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如何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一方面,引导学生会利用手机进行必要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限制手机的使用频率,做好心理疏导。

手机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手机,自觉抑制不良诱惑。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