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送儿上一高

 明甫其实 2022-04-05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本文143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送儿上一高

相对于小学初中每天都能见到儿子来说,上高中住校就意味着两周才能见到一次,那就是长时间的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家里忽然少了一个跟你磨牙调侃又聪明能干的“烦人精”也是一种折磨,但是这不能阻挡儿子成长的脚步 ,他迟早要有一天离家远行,我们能做的就是目送他渐行渐远。

收到班主任雷老师的入学提醒信息已是20:50,因为老师都是一个个用手机给家长发的信息,很辛苦,为了第二天的迎新一定做了很多的工作。通知我们第二天7:30到校,我想是为了防止拥堵,因为平时考试和周五周日的接送每次必堵,看到其他班的学生有的是9:30到校,应该是错开了时间的。减轻报名压力减少家长们的麻烦。实践证明是没感觉堵的。

我早上5:20起床做饭,岳母不到6:00就拿着水饺到了,这是姥姥对外孙子的特别关爱,我们也跟着享福。吃过饭,我们就拿了东西出发了。

路上人不多,因为天还算早,没有到上班时间,只有晨练的人们在晨曦中舒活着筋骨。早晨刚下过小雨,地面湿漉漉的,只听到轮胎压守地面的滋滋的声音。树叶在初秋依然深绿,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一路绿灯,很快到达。

走到学校是7:10,先到班里登记报到。经过问询知道了高一二级部的位置,然后看到楼下有示意图,看到教室在5楼,是顶层,上到了5楼教室,发现雷老师已经在班里了,正在准备迎接新同学,还有3名早到的同学在帮老师摆放桌椅。跟雷老师打过招呼,报名开始,学生自己填写信息,雷老师收取票据,通知书等物品,分放到档案袋中,然后安排宿舍,告知宿舍的位置和人员安排,并叮嘱认好宿舍后回教室听从安排,一切都在有序进行,可见雷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思路清晰的人。

儿子分到了609四人间,我们先去把东西放到宿舍,6楼的高度第一次搬着东西上去,还真累人,以前虽说住在7楼,但有电梯啊,东西不用搬的,这6楼上去,已经是汗流浃背,呼吸急促了,这是缺少锻炼的表现啊。宿舍是刚刚整好必备的物件的,一些物品的包装袋还在房间里,水泥粉地面一层,一看就是刚把床装好,我们是第一个到达,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安置下来,上床下桌四人间,独立卫生间,空调风扇,设施配备齐全,符合儿子的心理预期。对于以前6人8人一个宿舍的传言不攻自破,曾经纠结的宿舍问题现在没有了,儿子满心的欢喜。

东西放好后,我和儿子去教室听候老师的安排,岳母则是帮忙整理宿舍,辛苦细致的活都留给了她老人家,感谢!路上谈到教室与宿舍的距离与高度问题,宿舍6楼,教室5楼,中间距离有300多米,一次11层楼,一天三次,这个强度前所未有,儿子觉得不可思议,我说,高中的学习强度也是前所未有,对于每天学习压力大的高中生来说,这是学习间隙的锻炼,正好弥补了锻炼时间的不足,可见学校的用心良苦。

到达教室,发现报到的同学排起了长龙,雷老师需要帮助,让儿子帮忙分类。我则问老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结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就去了学校外面给儿子买了床垫送到宿舍,宿舍已经在岳母的其他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打扫干净了,床了铺好了。家长也只能如此了,谁都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做的。因为身体不适,我没有等到孩子放学,早早的离开了一高。等岳母回到家后,已经是下午了,具体几点不知道,迷糊的听到儿子吃过午饭回宿舍时,跟同学有说有笑,很高兴的样子,并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岳母给儿子安排了一些事情后也回来了。看来,孩子长大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外面学习生活了。

看到孩子的成长,我们作家长的很高兴,希望在一高老师们的教育帮助下得到长足的发展。祝愿我们的一高越办越好!一高,孩子梦开始的地方。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