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特别的存在

 明甫其实 2022-04-05

特别的存在

/范明甫

读书分享

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总能碰到一些问题学生,以前全都归结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或者家庭教育方法的原因,这些都对问题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究其原理是什么,还得从心理学方面进行理解。

读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优越性追求”才算明白了那些问题学生不改变的真实原因。

我们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简单说就是指“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例如,有些问题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扔纸飞机或者是大声说话来妨碍老师上课,如此一来肯定会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此刻其就可以成为特别的存在。但这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也就是说,陷入不良行为的孩子也属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所有的问题行为,例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孩子陷入问题行为的时候,父母或周围的大人们会加以训斥。被训斥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即使是以被训斥这样一种形式,孩子也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什么形式都可以,就是想成为特别的存在;无论怎么被训斥孩子都不停止问题行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正因为父母训斥,他们才不停止问题行为!因为父母或大人们通过训斥这种行为给予了他们关注。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请想想孩子的割腕行为会对周围的人——比如父母——带来什么影响。如此一来,行为背后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目的是为了报复。这就是在让父母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拒绝普通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知道了问题学生不想改变的原因,就是想成为特别的存在,不想普通。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普通不是无能。我们可以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追求。即使学习不理想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依然可以过得很幸福。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同时,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对孩子做的贡献表达感谢,只有在生活的小事中找到自信,才能迁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之中。

当我们知道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我的启示。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