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湿气是不会只存在于某个地方,而中焦脾胃是生湿生痰之源,脾胃虚弱的话,体内就会出现湿气。所以湿气不会只存在于某一个地方,有些人觉得湿邪在肠胃,所以就会胃胀,腹泻或者阴囊潮湿。头发和脸上爱出油,白带增多,这些地方有湿气的话,身体其他地方就不会有了。 ![]()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湿气一旦出现,那么全身上下都会存在,它就像是在家里蒸馒头一样,只要有了水蒸气,那么就会弥漫到所有房间。因此大家要知道,湿气会给身体带来影响,如果发现自己湿气重的话,一定要及时祛湿,不然身体会出现更多的麻烦。 一般情况下,当身体内部有着较多的湿气时,人体可能会出现一些迹象: 1、身材肥胖,腹部赘肉多,有脂肪肝。 2、身体容易出汗,脸上容易出油。 3、总是感到腰膝酸软,提不起精神,走到哪里都想睡觉,早上起不来床。 4、头脑昏沉,眼屎增多,视力下降,视线模糊。 5、嘴巴总是发粘,嘴里有股甜味,经常出现口腔溃疡。 ![]() 6、耳朵瘙痒,耳腔内部潮湿,耳朵流水。 7、胸腔胀满,食欲下降,总是感到胃胀,不想吃饭,或者饭量特别大,说明体内有胃火。 8、阴囊潮湿,脚气严重。 9、小便混浊,小便颜色发黄。 10、大便溏稀,大便不成形,大便粘黏。 ![]() 湿气重的女性,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迹象 1、油脂分泌旺盛,尤其是脸部总是爱出油,看上去油光满面的。 2、身体经常出汗,感觉不清爽。 3、身材肥胖,四肢水肿,四肢困乏,甚至抬不起头来。 4、总是想吃甜腻或者油炸的食物。 5、早上起来头昏脑涨,脑袋像裹了一层湿布,眼睛看不清东西,分泌物增多。 ![]() 6、嘴巴粘粘,嘴里有甜味,反复口腔溃疡。 7、耳朵瘙痒,流水,耳道潮湿。 8、食欲下降,腹部胀气,没有胃口吃饭。 10、大便不成形,大便粘黏,小便颜色发黄,浑浊不清亮。 11、白带增多,私处瘙痒,妇科炎症久病不愈,反反复复地发作。 老中医直言:祛湿先健脾 体内有湿气,主要是因为脾被困于湿了,导致无法排湿外出,湿为阴邪,久之则会伤阳气,所以身体比较虚弱。 是药三分毒,湿气不是偶然得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用药就像大火烤冻肉,外面焦了,里面的冰还没化。 ![]() 长期的脾胃虚寒和身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这时候猛然用药就像饿了好几天一下子吃七八个馒头,大概率会噎死,祛湿先健脾,脾胃好湿气无,祛湿健脾首选食疗方。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 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之,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如果将人体比喻为一个国家,脾胃则为主管粮食仓库的官吏,为其他脏腑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是'气血生化之源'。 ![]() 中医将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是因为人出生以后,依靠脾胃运化水谷,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生命活动才得以维系。脾胃好,百病安,足以看出脾胃的重要性,脾胃好了,很多营养才有办法被人体吸收 俗话说:“十人九湿,十女九寒” 寒湿侵体,所以会有体虚乏力、风寒、脾胃虚弱等不适,折磨身体的病痛90%来自体内湿气重,肚脐被中医称为神阙穴,又称为“养生要穴”。 肚脐外联全身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在肚脐用药,可以通过经络传遍全身,相当于做了一次全身的保健。 ![]() 关于“艾脐贴”,是南怀瑾大师毕生的养生心得,它能温补阳气、祛湿散寒、调理肠胃,此方刚公布的时候,因为简单好用,一下子疯传开来,引起不小轰动。 桂圆肉1颗,花椒6颗,配以艾绒搓揉制成,每天贴一贴,养出好身体: 手脚冰凉,贴一贴,浑身暖暖;虚胖浮肿,贴一贴,湿气散了,肚腩变小;脾胃差,贴一贴,胃口、消化能力都恢复了; 艾草:散湿散寒、护肝利胆 花椒:温中行气、消寒止痛 桂圆:益心脾、补气血,有效缓解心脾虚损 每晚睡前使用,睡醒后撕掉,肚脐吸收艾绒花椒桂圆的纯阳之气,以达到改善身体的各方面问题,所以用后肚脐丸本身是不会有大小变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