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茂林之家 2022-04-05

1962年10月,中国和印度进行了一场令全世界都意想不到的作战。毛泽东曾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深刻思考,最终也只是无奈地说了一句“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印度为什么搞我们?”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印度为什么搞我们?这是一个不仅困扰了毛泽东很久的问题,更是中国到现在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究竟为何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要一直在作死的道路上奋力前进呢?

中印边境的问题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缘起于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这条边境线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它的合法性。

毛泽东对待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都在向民众传达这样一种心态“相信政府-静观其变-要打便打”,因为中国从来都不认为印度是我国的主要对手。

毛泽东一直坚持“印度不配做中国的对手”,很明显,印度是不会承认自打脸面这一点的,印度在对中印边境问题上的一切自以为是的迷幻操作,在中国的眼里都是跳梁小丑的给脸不要脸。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建国初期,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印关系。自两国建交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与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但双方在西藏问题和边界问题上矛盾重重,最终成为中印交恶的主要原因。

1962年 5月,中央军委对国家整体安全形势进行权衡后做出指示:主要注意力要放在东边,西边紧张时,切不可对东边有所疏忽;对东面要做好准备,要注意内紧外松。

1962年8月,在中央军委下发各军区、军兵种党委的《军委 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位的军事工作是采取紧急措施,准备粉碎美蒋帮对我东南沿海的可能进犯;第二位的是在中印边境西段,同印度的蚕食政策针锋相对的斗争。

中央军委的构想是,中印边境斗争必须有长期经营、长期建设的思想,历史证明,这个构想是正确的。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1962年秋,印度军队接连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军事挑衅,不断升级冲突,中印边界局势急剧恶化。毛泽东与周恩来曾就此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毛泽东说“看来武装共处不行喽。”周恩来说“我们不希望同印度打仗,我们一直向这方面努力,我们希望印度能像尼泊尔、缅甸、蒙古等国家一样,与我们友好地解决边界问题,但尼赫鲁的行为无疑是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只给我们留下战争,我看稍微打一下也有好处,可以使一些人开窍。”毛泽东说“对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嘛。”至此,毛泽东彻底下定了对印自卫反击的决心。

1962 年 10 月 18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 研究中印边界问题。会上,毛泽东指出:“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 他问张国华:“听说印度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 我们打不打得赢呀?我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同志!”时任西藏军区总司令的张国华充满自信的回答:“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得赢!”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既然想不明白原因,那便迎战,毛泽东索性下令给西藏军区总司令员张国华,命令其迅速组成“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即刻进入战备状态,随后在接到反击作战的命令后,迅速投入到对印度军队的大规模进攻反击作战之中。

毛泽东在1962年10月17日,签发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

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对自卫反击战进行最后指示:“这一仗,我们不打则已,打,就要打出威风,起码要保持30年的和平。”

1962年10月20日清晨,7点30分,中国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塔格拉山脊发出反击印军的作战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打响。

10月23日,毛泽东再次召开会议,为表明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主张,中央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边境冲突,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建议。10月24日,第一阶段战争结束。

在初战告捷后,1962年10月28日,中方停止了战斗,进行休整,并试图与印方重开和谈。但是印方拒绝和平谈判的提议,中国的初战告捷使印度大为震惊,印度当局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从各地紧急调兵增援边境,一场更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开始。

面对第一阶段的战败,印度政府此时正在忙碌着向各国收购武器,美国这个狡猾的军火商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肯尼迪表示美国政府将向印度运输大批军事装备对印度提供军事援助。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而远在西藏军区前进指挥所里的战士们,在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的带领下他们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排兵布阵,以应对即将开始的下一场大战。印度的一系列军事操作,使西藏军区总司令员张国华敏锐地意识到达旺地区将作为下一阶段印度的主攻方向。

10月11日,印军首先向解放军发动攻击,第二阶段的战役全面打响。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6日开始反击,短短4日过去,至20日,在东段,中国军队就已经挺进到传统习惯线附近,在西段,印军在中国境内的43个据点全部被清除。

在张国华总司令员的指挥下,1962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第二阶段的反击任务在东西两段基本完成。中国军队以势如破竹之势挺进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不到300公里的地方,眼看着印度的首都就要卷入战火。

中国在美国紧急向印度增派军事救援时,做出了一个出乎世界所有人预料的决定。11月20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国政府先走一步,发表声明,争取扭转中印边境局势。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中国的这一战略决定,尼赫鲁想不通,战士们不理解,全世界看不懂!

国人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认知停留在中国轻易战胜印度,但其实当时这场胜仗打得并不容易。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面对印度大规模进攻的情形,张国华总司令员带领战士们抱着必死之心进行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能够获得胜利更多的原因出自毛泽东对中国西藏军区总司令张国华的信任,力挺张国华力排众议的正确军事战略和解放军战士们的英勇作战。

大多数人对于当时中国明明大胜印度,毛主席却做出主动停战的举动很是不解。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是一场政治军事仗,这场自卫反击战是服务于政治目标的,当时中国所处的大环境是需要稳定西部的,继续作战是有悖于中国的政治目标的。

历史证明,毛泽东的思虑是正确的,主动停战是十分正确的战略选择,以下个人仅从几点进行分析:

中国作为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当时在国际整体局势中,中国并不处于优势地位,如果继续战斗只会给正在想尽办法打击中国的国家提供借口,加剧中国在国际局势上的不利局面。

中国相对于印度更加孤立无援,印度之所以敢大胆出击,是源于美苏两国在背后作为依仗,美国在中印开战后,第一时间便对印度进行军事支援,如果中国将军队打到印度首都,那么美苏绝不可能袖手旁观,当时若美苏联手压制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将是重大的打击。

时值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正需要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搞好关系,以此稳定国际形势,如果继续打下去,中国即使把印度占领也没什么利益可得,还会使中国将在国际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毛泽东在1963年2月19日听取西藏军区总司令张国华,关于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战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后,也感慨万千,对于此次战争,他表示“这是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十年的稳定。”历史证明,中印边境几十余年来的和平稳定与这一仗密不可分。

开战之前,刘伯承针对这场战争曾告诫张国华不要掉以轻心,这是和印度的号称“王牌军”的部队作战,切不可轻敌。而张国华依旧明确表示,他有信心,能打赢。

兵家常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但中国与印度军队从未进行过交手,目前对方实力与战略套路皆不清楚,这仗要怎么打?所有人都对张国华如此自信充满好奇。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张国华对此说了主要的几点:

一是印度的王牌军再厉害也比不上我们刚刚打败的国民党部队精英,所以我方战斗力绝对有保障。

二是印度军队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磨练了,士兵们的作战状态都是低迷的,而我们的士兵一直在战场上拼杀,都保持着昂扬的作战状态。

三是对印作战地点在藏南地区,海拔高,地势险峻,但我方部队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一段时间,相对而言更能适应恶劣的作战环境。

这场战争,让世界重新看待中国,作为此次作战的总司令张国华更是被与他进行过对战的印度军官所钦佩,甚至尊称张国华为“中国的雪域战神”!毛泽东更是对此次作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国华同志打了一场漂亮战!”

这场时间有限、规模有限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被毛泽东称之为是一场明确的政治军事仗,是一场尼赫鲁受印度民众意愿裹胁,拒绝与中国进行友好谈判下主动发动的,企图以武力解决争端的战争。

当时的印度刚刚脱离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侵占完成独立,印度当局没有对自己的国家进行正确的认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印度这个国家是基于非对称身份认知下对中国领土进行了贪婪的遐想。印度对领土问题的偏执和对这场战争的错误认知,加剧了中印边界争端的复杂性。

印度真可谓是没有帝国主义的命,得了帝国主义的病,明明自己刚刚摆脱了殖民者的侵略,转过头就想着侵占他国领地,属实像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症。

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中国在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大规模进攻,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尊严,同时还沉重打击了印度当局的扩张政策,震慑了站在印度背后的美苏当局,破坏了他们借印度之手实施的霸权主义的阴谋。因为中国方主动停战的举动,为中国赢得了国际上更多的支持,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信,对中国后续开展国际交流与提高国际地位的政策发挥了重大的有利作用。

在中印边界战争后,毛泽东完全转变了对印度的看法,认为印度已经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成为了一个依赖西方援助的侵略主义国家,“充当了国际反华运动的马前卒”,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也有了完全的转变。

这场战争戳破了印度的大国幻梦,使印度妄图坐实亚洲霸主的企图破灭,印度就此大国美梦惊醒!

中央军委在指导中印边界反蚕食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的方针,这 20字总方针是指导边境危机控制的原则,也是一线部队处置不同情况的一般准则。

对于所有觊觎之人只能送出一句中国的外交名句“勿谓言之不预也”,武力镇压往往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