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六)

 梦想童年594 2022-04-05

东北争夺战第六阶段:陈明仁血战四平,陈辞修兵败南满

就在陈诚热火朝天改革军政的同时,蛰居北满的林彪一直冷眼盯着作战地图上,中长线七寸位置的小城四平。林总是中共军中最年轻的统帅,25岁起即任中央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在他长达二十多年的辉煌军事生涯中,只经历过两次惨败,一次是长征时血战湘江,另一次即是一年前的四平保卫战。林彪要取四平一雪前耻的决心路人皆知,国军将领们谁也不想触这个霉头,最后老实巴交的陈明仁被安排驻防四平。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有资历有能力,但是不站队,所以升不上来。同班同学像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等早已是一方大员,就连廖耀湘这样的六期小兄弟都统领国军五大主力之新6军,他还是个乙种71军的军长。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六)

陈明仁不会做官,但会带兵,既到了四平,对于构筑城市防御体系,他还是颇有心得。1944年滇西大反攻,他曾率71军参加了惨烈的松山攻击战,日军松山守备队以不足1000人兵力,凭借巧妙的工事顶住国军3个军的轮番攻击,坚持数月之久,使国军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战斗结束后,他拉着作战参谋们逐一勘察研究日军工事,深得日军防御之精髓。此时的71军,遭受过共军数次打击后,战力已远不如从前,全军没有一个完整的师,每师没有一个完整的团,东拼西凑约1.8万人,而林彪率3个纵队10万人来攻,恐怕连蒋校长都不相信他的学生能守住。

但事实证明,老实人不可欺负。陈明仁率部凭借牢固且巧妙的工事,死死地钉在四平城,共军一度攻占全城三分之二区域,却始终无法接近71军的核心堡垒群。林彪罕见发飙,火线撤了1纵司令员李天佑攻城总指挥之职,调负责打援的6纵洪学智加入攻击接替指挥,攻城部队已经将兵力使用到极限,可就是啃不下陈明仁这一粒小小的铜豌豆。直到南边传来增援的新6军隆隆的坦克履带声,林彪才恨恨不已地引大军北去。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六)

陈明仁从地下工事里爬出来,浑身被硝烟熏的像一名掏煤工。他意识到自己创造了奇迹,从6月11日至28日,整整18天,他刷新了三年内战中国军守城之最高纪录,此后也无人再企及。蒋校长亲授他青天白日勋章,中央社拼命鼓吹什么四平大捷,共军尸横遍野,党国柱石陈明仁的名字响彻全国。他喜笑颜开,谋算着从此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然而乐极生悲,升官的文件没等来,陈诚却给他发了一张撤职查办令,因涉嫌贪污军粮,撤销其71军军长职务,交南京军事法庭审判。

最后查来查去,也就是个莫须有,但71军已为“土木系”所据。陈明仁从此大彻大悟,对党国死了心,1949年追随程潜、唐生智发动湖南和平起义,使国民党华中剿总瞬间瓦解,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六)

陈诚政治手段玩得高明,但在军事指挥上就有些力不从心,因为他的对手是林彪。陈诚主政之初,军事上采取进攻态势,战略目的是确保东北铁路干线畅通,铁路是东北的生命线,也是国军美械师赖以机动的根本。陈长官豪情万丈,喊出“打通中长线,确保南满线,稳定北宁线”的口号。结果一顿猛操作下来,中长线四平以南皆为林彪所据,南满线又被肖华切断,北宁线更是被西满共军挖得千疮百孔,机械化的国军根本出不了沈阳城。幽默的东北老乡给编了个口号:“陈诚真能干,(沈阳)火车北站通南站。”

巩固铁路线的军事计划破产后,陈诚又制定了一个“南攻北守”战略规划,即北面采取守势,遏制北满共军进攻,守住中长线南段;南面集中10个师以上优势兵力,寻歼南满共军主力,彻底清除国军后顾之忧,再挥师北上与林彪决战。想法是挺好,但林彪见招拆招,针对性的也制定了一个“南拉北打”战略规划:即以南满我军主力,积极调动进攻之国军,使其侧翼暴露在北满我军正面,北满共军乃是从山东过来的绝对主力,其中就包括梁兴初的一纵(今天的万岁军38军前身),集中优势兵力予其快速分割歼灭。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六)

最后的过程是,南满共军牵着国军主力的鼻子一顿乱跑,眼看要被逮到了,他纵身一跳到了鸭绿江南岸,南边是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国军一个急刹车,北满的梁兴初突然斜刺里冲出来,如同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挥着大板斧照你侧身一顿猛砍,你刚转过身来准备迎战,南满共军又从鸭绿江那边举着刀跳过来……

如此几番折腾,前线国军将领把指挥刀一扔,这仗没法打了,陈诚你自己来!国共双方交锋历时三个多月,国军损失了8个师,丢失中小城市十余座,不仅未能歼灭南满共军,反使其北满南满根据地连成一片。这中间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社会主义兄弟朝鲜,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劳动党,在国共东北争夺战中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关键先生,不仅大方借道,保障物资补给,甚至动员大批朝鲜志士加入南满的民主联军,至内战结束,东北野战军战斗序列中共编有朝鲜籍步兵师5个,中朝两国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真正同志加兄弟的无产阶级同盟。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六)

实力相对弱小的南满根据地坚持意义重大,它使国军始终不能全力北进,牢牢地掌握住战争主动权,控制住小丰满水电站等一大批沈阳国军严重依赖的基础资源,对北满共军主力迅速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时,身在北满的林彪,已经拥有主力野战部队40余万,发展地方预备部队30余万,军队数量和根据地控制的人口均已超过国军,战争的天平彻底向中共倾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