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的诊断

 摘文缘 2022-04-05

每个人都有过痛的感觉,这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当你有痛感时,你能正确表述是怎样的感觉吗?

胀痛?刺痛?窜痛?游走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痛?掣痛?空痛?

傻眼了吧,痛还有这么多种!其实,不同的痛感,是身体拉响警报,向你表述不同的遭遇,请仔细分辨。

痛如其名,有一定的指向

1.胀痛。疼痛兼有胀感。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但头目胀痛,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2.刺痛。疼痛如针刺之状或刀割样。是淤血致痛的特点。

3.窜痛。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或攻冲作痛。提示:气滞

4.游走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提示:痹病,风邪偏盛

5.固定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提示:淤血。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提示: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

6.冷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提示:寒邪阻滞经络或阳气亏虚,脏腑、经络、肢体失于温煦

7.灼痛。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提示: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

8.绞痛。疼痛剧烈,如刀绞割。提示:有形实邪阻痹气机

9.隐痛。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提示:阳气不足、精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温养

10.重痛。疼痛兼有沉重感。提示:湿邪困阻气机

11.酸痛。疼痛兼有酸软感。提示: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或是肾虚骨髓失养

12.掣痛。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他处。提示: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13.空痛。疼痛兼有空虚感。提示:气血亏虚,精髓不足,脏腑经络失其荣养

疼痛的根本原因

一、不通。

二、不荣。

​不通则堵,像道路上有障碍,无法通行;不荣失养,像道路塌陷了,无法通行。要想不痛,针对第一种情形,就要排除障碍;针对第二种情形,就要修复道路。

不同部位的疼痛警示

疼痛按身体部位分为:头痛、胸痛、胁痛、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周身痛。

疼痛虽然提示一些病变,但还不是最后诊断,心理素质不太好的朋友,不要老往坏处想,要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

一、头痛。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或淤血、痰浊、郁火、阳亢、癥积、寄生虫等,或是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均可导致头痛。应根据病史、兼症及头痛的性质,辨别头痛的原因。

①前额连眉冷棱骨痛。提示:病在阳明经

②后头连项痛。提示:病在太阳经

③头两侧痛。提示:病在少阳经

④巅顶痛。提示:病在厥阴经

二、胸痛。

①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痛引肩臂。提示:痰、瘀等邪阻滞心脉,胸痹等。(严重!)

②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者。提示:心脉急骤闭塞不通,厥心痛(真心痛)等。(危险!)

③胸痛 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提示:肺阴亏虚,虚火灼伤肺络,肺痨等。

④胸痛,喘促鼻扇,壮热面赤。提示:热邪壅肺,肺热等。

⑤胸胀痛、窜痛,太息易怒。提示:情志郁结不舒,胸中气机不利。

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提示:

跌打外伤,淤血阻滞胸部脉络。⑦胸肋软骨疼痛,而局部高起,皮色不变,或沿肋骨相引掣痛。提示:气结痰凝血瘀,经气不和,胁肋痛⑧或提示:肺癌。⑨或提示:胸部外伤。

三、胁痛。​(手臂贴靠的体侧的肋部。)

提示肝、胆病变。

四、脘痛。​(上腹中部剑突下,胃所在部位。)

①胃脘冷痛剧烈,得热痛减。提示:寒邪犯胃

②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提示:胃火炽盛

③胃脘胀痛、嗳气、郁怒则痛甚。提示:胃腑气滞

④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提示:胃腑血瘀

⑤胃脘剧痛暴作,出现腹部板硬、压痛及反跳痛。提示:胃穿孔。(危险!)

⑥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提示:胃癌。(危险!)

五、腹痛。​腹痛病因复杂,涉及内、外、妇、儿科。需要问诊与按诊相配合。查明疼痛确切部位,判断病变所在脏腑,然后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及兼证,确定疼痛的原因。

①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者。提示:肠痹或肠结,​因肠道麻痹、梗阻、扭转、套叠,气机闭塞不通所致

②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者,提示: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危险!)

③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提示:结石

④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提示:痛经、异位妊娠破裂等。

⑤上腹部疼痛。或提示:心肺病变可能

⑥少腹部疼痛。或提示:肝肾病变可能

六、背痛。

①脊痛不可俯仰。提示: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

②背痛连项。提示:风寒客于太阳经。

③肩背痛。提示:寒湿阻滞,经气不利。

七、腰痛。

①腰部绵绵作痛,酸软无力。提示:肾虚

②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提示:寒湿侵袭。

③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提示:淤血阻络或腰椎病变

④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提示:结石阻滞。

⑤腰痛连腹,绕如带状。提示:带脉损伤

⑥或提示:骨痨

⑦或提示:外伤

八、四肢痛。

①或提示: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

②或提示: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于四肢。

③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提示:肾虚。常见老年人或体弱者。

九、周身痛。

①新病周身痛。提示:外感风寒、风湿或湿热疫毒等

②久病卧床不起。提示:气血亏虚,形体失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