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如何抗疫的?

 遇事明言 2022-04-05
        早在3000多年前,殷墟的甲骨文中,已有对群体性疫疾的文字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关于疫病的记载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牛肩胛骨卜辞


根据春秋时期的文献,当时的人们认为“疫”的发生是由于恶鬼作祟,需要驱鬼来除疫。但至战国中后期,人们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无形的“气”构成,“气”的阴阳失和,导致了疫病的产生,与恶鬼无关。

汉代《说文解字》对“疫' 解释为:“民皆疾也。” 大家都生病了就是“疫”。

在古汉语中,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与疫病相关的另一个字 ——“瘟”,出现的时间比“疫”字晚了上千年。

如果说“疫”强调的是疾病的传染性,那么“瘟”则偏重于形容人们生病时萎靡不振的状态,且常常伴随着发热的症状。


东汉末年,瘟疫频发,影响规模极大,疫病感染的人数达上千万,而当时全国人口数量还不足一亿。
建安是汉代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

建安年间,有七位杰出的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被合称为“建安七子”。这七人之中,一半以上皆亡于瘟疫。
“医圣” 张仲景也生活在东汉末年,其所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张仲景的家族中原本200多号人口,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去世,其中七成是被疫病带走的。

他本人在担任长沙太守的同时,行医救人,收集整理各种医方,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为后世之人对抗各种疾病,留下宝贵的经验。



据统计,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中国古代先后发生过300多次较大规模的瘟疫,平均每6~7年就会出现一次。从古至今,疫病对于人类而言,都是十分具有威胁性的存在。
它使人感到可怕,频繁地出现,危及生命,但又一次一次地被克服,被控制,甚至消灭。世世代代的人们在生与死之间,积累经验,运用智慧为后来者创造更多可能。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隔离是防止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隔离的方式,来对付各种棘手的疫病。

春秋时期的冉耕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为人质朴,在当时有很高的威望。不幸的是,他染上了当时无法医治的麻风病。

《论语》中记载,孔子去探望他时,在窗户外,握着他的手,与其交谈。于窗外交流而不进屋,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隔离”的意识。

1975年,考古工作者们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了一批秦代墓葬,其中的一座墓葬属于名为“喜”的一位秦代官吏。

这座墓葬出土了1100多枚竹简,上面记载着秦代的法律、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便提及,如果修筑长城的劳役患上了麻风病,就会被送往“疠迁所”进行隔离。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隔离,可谓是历朝历代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

晋代曾有制度规定,朝廷官员的家中,如果有3人以上患有当时流行的疾病,那么即便这位官员身体健康,没有被传染,在100天内也不可以踏入宫门一步。

隋唐时期,除了官方设置的隔离场所之外,佛教寺庙也开设起病坊,照顾贫穷的病人。

宋代时,官府设置“安济坊”,并在其中配备专门的医生,为病人提供免费的医治与伙食。对于传染病患者,则单独安排房间,进行隔离治疗。

南宋  李唐 《村医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瘟疫的频繁发生,人们也逐渐产生了对抗疫情的各种经验。辽阔的平原地区,往往比山区人口密集许多。因此,当疫情发生,有时人们会往山里跑,避开聚集的人群。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就与这一习惯有关。
无独有偶,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期间,就遇上了伦敦的大瘟疫。

牛顿画像


牛顿当时为了避开人群,尽管没躲进深山老林,但跑到了乡下隔离。而他被苹果砸中脑袋,发明出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砸中牛顿的苹果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