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女传》卷之三 仁智传:卫灵夫人

 zqbxi 2022-04-05

       卫灵公(卫灵公(前540年-前493年),姬姓,名元,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因多猜忌且脾气暴躁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其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提拔的三个大臣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之夫人也。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qú 伯玉也。”(蘧瑗(qú yuàn)(约前585年-前484年以后),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卫国(长垣市孟岗镇伯玉村人)人。春秋时期卫国大臣,大夫蘧无咎之子 。卫献公初即已入仕,在献公中期已为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一生侍奉卫献公、卫殇公、卫灵公三代国君,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体恤民生,"无为而治"的开创者。病卒于任上,谥号为成。作为孔子的朋友,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后世追封内黄侯。)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杀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式路马,(敬君之礼也。过君主之门,必下车马。途遇君主之车马,则凭依车上横木以示敬意。《礼记·曲礼上》:「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公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路车的马,一定要行敬礼。)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出自《重订增广贤文》,昭昭:明显。信:同伸,展示。冥冥:幽暗。堕:毁坏。不因为人人都看得到而表现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别人看不见而堕毁自己的德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1. 愚昧;昏庸。 《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吾以暗昧,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三国志平话》卷下:“ 刘璋 暗昧,奸臣弄权。”2. 不光明磊落;不可告人之阴私、隐私。 《汉书·王商传》:“ 凤 重以是怨 商 ,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 商 闺门内事。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 凤 固争,下其事司隶。”《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且説 朱秉中 因见其夫不在,乘机去这妇人家贺节。留饮了三五杯,意欲做些暗昧之事。” 老舍 《赵子曰》第三:“比如说,你在公园喝茶看见一对男女同行,跟着他们!那必有秘密!假如你发现了他们的暗昧的事!写在你的小笔记本上,一旦用着,那个结果绝不辜负你跟着他们的劳力!”3. 隐晦不明。 汉 王充 《论衡·谢短》:“上古久远,其事暗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説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摴蒲》:“而古事之与摴蒲相关者多,如卢白梟雉胜负之诀,皆隐其中,苟以素所不嗜而弃之不言,则古事暗昧;故随见以书,非明奕也,明古也。”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维新派的自立会固然宗旨混沌,又自立又保皇;革命派的兴中会同样也是态度暗昧,似民主又似君主立宪。”4. 犹昏暗;不清晰。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三辰暗昧,大行光之。”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清 梅曾亮 《赠孙秋士序》:“往来不过一二士,诗一卷,纸墨暗昧,读者卷舌滞口,而不可捨去。”)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公反之,以戏夫人曰:“非也。”夫人酌觞(觞、酌,盛酒的礼器。觞酌指杯中的酒。《淮南子.主术》:「觞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善也。」三国魏.曹植〈酒赋〉:「若耽于觞酌,流情纵佚,先生所禁,君子所斥。」也作「杯酌」、「杯酌」。)再拜贺公,公曰:“子何以贺寡人?”夫人曰:“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齐者,是君有二贤臣也。国多贤臣,国之福也。妾是以贺。”公惊曰:“善哉!”遂语夫人其实焉。君子谓卫夫人明于知人道。夫可欺而不可罔者,其明智乎!诗云:“我闻其声,不见其人。”(《何人斯》我明明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却实实没见到的他的踪影。)此之谓也。

       颂曰:卫灵夜坐,夫人与存,有车辚辚,中止阙门,夫人知之,必伯玉焉,维知识贤,问之信然。

  

       译     不欺暗室

       一天夜里,卫灵公突然听到一阵车马行驶的声音,由远而近,大约行到宫门口却无声无息了。过了一会又响起车马声,由近而远,慢慢地又无声无息了。卫灵公感到奇怪,就问他的夫人:“你知道这是什么人?”夫人笑了,很自信地回答说:“这不会是别人,只能是您的大夫遽伯玉!”你怎么知道一定是他呢?”卫灵公越发奇怪起来,“莫非你会占ト?”夫人一本正经地说:“我听说凡是臣子路过王宫门前,都要下车致敬,这是朝中的礼节。忠臣和孝子既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做样子给人家看,也不在没人的地方疏忽自己的行为,遽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人,最为仁智,很遵守礼节。方オ一定是他经过宫门停下来表示敬意。虽然在夜间,无人看到,他仍旧那么遵守礼仪,不是他还能有谁呢如果您不信,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卫灵公派人去问明了情况,夜里行车的果然然是遽伯玉。但他想与夫人开个玩笑故意对她说:“哈哈,夫人猜错了,那人不是遽伯玉!”夫人不慌不忙地斟了一杯酒,送到卫灵公面前,恭敬地说:“我祝贺君王!”“贺我什么?!”卫灵公莫名其妙。“原来我只知道卫国就一个大贤人遽伯玉,现在看来还有一位同他一样的贤大夫,您有了两位贤人。贤人越多,卫国越兴旺,我所以才祝贺君王呀!”“原来是这样呀,你真是明智的女人哪!”卫灵公心里十分高兴,便把真相相告诉了她。从此之后,人们都说卫灵公夫人仁智贤良、知人、达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