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鼻祖皇甫谧:20岁才开始读书,26岁写书,他都经历了啥?|帝王世纪|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司马炎|...

 昵称678887 2022-04-05

一个人读书的最好年龄是多大?当然是年纪越小越好。可是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直到20岁才开始好好读书,然后26岁就开始自己写书,称得上是又会读书又会写书的奇才。

可是,这还不是最奇的,这个人后来为了给自己治病又阅读医学经典,结果,一本流传后世的医学著作又编撰而成。

这个奇才就是西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皇甫谧,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他还是西晋时期著书最多的学者之一。

别看皇甫谧有这样高的成就,20岁之前他却是个只知道贪玩、不求上进的顽劣少年,在叔母的哭诉下才幡然悔悟,开始用功读书,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番成就。

皇甫谧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1、顽劣少年

皇甫谧是安定郡朝那县(现在的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人,他出生于东汉名门世族,他的曾祖父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祖父做过霸陵令。到皇甫谧的父亲皇甫叔侯这一代,家道中落,皇甫叔侯只被推举为孝廉,没能步入仕途。

东汉末年州郡地图

皇甫谧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就被过继给叔父。叔父和叔母都很疼爱皇甫谧,在他15岁的时候带着他迁居到新安(现在的河南省新安县)。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皇甫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并不安定,不知道是因为环境影响还是天性使然,皇甫谧从小就特别贪玩,不喜欢读书,他经常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用荆条编成盾牌,用木棍当长矛,玩士兵攻击和防守的游戏。

这样一直玩乐到20岁,皇甫谧一直不能安下心来好好学习,村子里的人都笑话他痴傻,叔父和叔母很为他的未来担忧。

有一天,皇甫谧在外面疯玩了一通之后,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几颗瓜果,于是他马上把这些瓜果拿回家让叔母任氏吃,他觉得自己这样孝顺,叔母肯定会很开心。

可是没想到,任氏收到皇甫谧送的瓜果后不仅不开心,反倒哭了起来。

皇甫谧不明白叔母为什么哭,连忙追问原因。

任氏说道:“《孝经》上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这样的三牲来奉养父母,还是不孝。你现在已经20岁了,可是仍然不知道好好学习,不能步入正道,这样怎么能让我心里踏实呢?”

接着,任氏又说道:“以前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熏陶,曾经三次搬家,直到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每天跟着读书上进才作罢;曾参的父亲为了兑现妻子对儿子的承诺,把家里的猪杀掉,以培养曾参做人守信的品格。现在看你这样整天贪玩、不好好学习的样子,难道是我没有选好邻居吗,还是我的教导做得不到位呢?努力学习,修身养正,做好这些事受益的都是你自己啊!”

任氏一边流泪,一边这样教导皇甫谧。皇甫谧听了之后十分感动,于是拜当地人席坦为师,开始跟随他好好读书。

《晋书·皇甫谧传》记载了这件事,原文是:

  • 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从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纯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甚感痛,遂拜乡人席坦受书。

2、著书立说

皇甫谧20岁才决心好好读书。决心已下,从此他果真勤学不倦,刻苦攻读。

当时社会比较动荡,百姓生活贫困,皇甫谧叔父一家的生活也不轻松,一家人都需要到地里去耕种,皇甫谧就常常在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带上一本书,做完农活休息的时候抽空就读上几页。

皇甫谧画像

几年时间下来,皇甫谧把百家典籍都读了个遍。

读书让皇甫谧变得性格沉静,志向高远。随着学问的增加,皇甫谧名声渐起,很多人劝他多结交朋友,好能为自己博得名利,却都被他好言谢绝了。皇甫谧说自己更愿意过朴实无华的生活,认为即使是每天在田里耕种,仍然可以乐尧舜之道,并不需要有显赫的名声和多高的官位。

皇甫谧在耕读之余,将全部精力投身于著书立说之中。

公元241年,皇甫谧26岁的时候,他完成了《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等文史著作,其中《帝王世纪》专门记述帝王世系、年代和事迹,记录了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之间的史事,很多都是之前的《史记》和两《汉书》没有记载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洛阳纸贵

和皇甫谧同时有一位著名文学家左思,左思曾经写过一篇《三都赋》,描写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概况。皇甫谧看到这篇文章后给予高度评价,就为左思这篇文章作序。

文章一经流出,马上在京城引起人们竞相传抄,一时洛阳城内为之纸贵。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左思的文采之外,也颇能表明皇甫谧达到的文学水平,显然他声名显达,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可。

景元初年,魏国相国推荐皇甫谧入朝为官,却被皇甫谧拒绝了。当地的父老乡亲都觉得做官是件好事,纷纷劝说皇甫谧接受任命,皇甫谧觉得自己口头回答未免苍白无力,于是写了一篇《释劝论》,表达自己宁愿在乡野读书著述、也绝不入朝为官的志向和决心。

晋武帝画像

晋武帝初上位,希望天下人才为自己所用,他多次下诏敦促皇甫谧到京城入仕,都被皇甫谧上疏回绝了。

几个回合下来,晋武帝对皇甫谧宁愿读书、拒绝做官的心情了解得更加清楚,于是就赠送了一车书给他,让他静心读书,再也不用入朝做官的事去烦他。

皇甫谧收到晋武帝赠送的一车书,更加潜心攻读,虽然身体虚弱,却始终坚持,从不懈怠。

4、始终如一

皇甫谧淡泊名利,潜心著述,对于别人比较重视的“迎来送往”反倒不大在意。

皇甫谧有一位表兄弟,名叫梁柳,是皇甫谧姑姑的儿子。梁柳被任命为城阳太守,将要去赴任的时候,很多人都劝皇甫谧筹备盛宴为他送行。

对人们这个好心的建议,皇甫谧又一次拒绝了。他说:“梁柳以前没当官的时候,他来探望我,我迎送他从来都不出大门,招待他吃饭也不过就用咸菜之类的,因为我很贫困,难以置办酒肉之类的盛宴。现在他要当官了,如果我准备了盛宴来招待他,那不是看重'太守’的职位,却轻视梁柳这个人吗?这不符合古人做人的道理,我不能这么做。”

皇甫谧画像

5、寒食散与魏晋风骨

服食“寒食散”曾经是魏晋名士阶层的风尚,崇尚风度,希望自己潇洒飘逸的魏晋名士往往会借助“寒食散”的威力。

寒食散的五味主药有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赤石脂,服用之后常常会使人产生强大的内热,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爽朗,还有人认为经常服用会使体力增强。

正是因为人们对“寒食散”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从魏晋到唐朝中叶的五百年间,服食“寒食散”的风气一直长盛不衰。

但是,“寒食散”的五味药材本身就有一定毒性,配伍使用之后,需要有一套极其繁琐的程序来将其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只有散发得当才会对身体有所裨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甫谧对寒食散有所研究,还曾经服用过一段时间。隋朝的太医博士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侯论》曾经引用皇甫谧对“寒食散”的描述:

“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必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余亦豫焉。”

《晋书·皇甫谧传》记载了皇甫谧服食寒食散后的效果:

“初服寒食散,而性与之忤,每委顿不伦,尝悲恚,叩刃欲自杀,叔母谏之而止。”

可见皇甫谧服食寒食散的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引发了疾病,从而推动皇甫谧走上了医学道路。

6、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42岁的时候,患上了风痹之症,肢体活动特别不灵活。皇甫谧为了让身体康复,开始潜心钻研医学典籍,他阅读了《黄帝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尤其重视其中关于针灸方面的内容。

针灸甲乙经

在研究典籍的同时,皇甫谧也将其中的医学原理应用于风痹症的治疗,几年之后,他的风痹症得以好转。

经过长时间的典籍研究,又融合了自己的临证经验,皇甫谧终于总结完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共12卷128篇,详细讲解了人体生理、病理特点,对人体腧穴有详尽的介绍,还详细论述了针对各种病症的针灸操作方法,论述详尽,方法实用,易于掌握,奠定了后来针灸学科的理论基础,被称作“中医针灸学之祖”。后世的很多针灸著作都是在《针灸甲乙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公元282年,《针灸甲乙经》得以刊发面世。同年,皇甫谧于张鳌坡去世,时年68岁。

后世感念皇甫谧的医学和文学贡献,景仰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格,到明朝嘉靖年间,皇甫谧从祀景惠殿三皇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