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哲学的根基:黄帝四经与易传的本体论思想

 渐华 2022-04-05

黄帝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根基,但著作却久已失传。一九七三年底从长沙马王堆 三号汉墓 中发掘出一批古佚书,据考证正是史书上记载的 《黄帝四经》。这批古佚书的出土,为我们认识黄帝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黄 帝四经》认为,道是宇宙本体,又是万事万物的第一规律。人类及人类社会都是属于宇宙整体的一个分支系统,所以正确的政治哲学,包括各种规则、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等,都需要契合宇宙本体,即逻格斯、存在、形而上学、第一哲学、本体,中国哲学称之为天道、理、道等等。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 ''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 (《道法》)都无不是在 “道”本体规律的支配之下运行。

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的本体,也指代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与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大道 ,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点和共识 。

“道 ”是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 ,“鸟得而蜚 (飞 ),鱼得而流(游),兽得而走 。万物得之以生 ,百事得之以成 ”,万事万物莫不包含有 “道 ”,并倚道而生。

《黄帝四经》说:“道者 ,神明之原也”(《明理》)、“理之所在谓之道”(《论》)。正是由于“道”为“神明之原”,是“理之所在”,所以“道”具有毋庸置疑的真理性、规律性和正确性。

“虚无刑 (形 ),其寂冥冥 ,万物之所从生 ”。其中的 “虚无刑 (形 )”就是 “道 ”。

“天地 阴 阳 ,[四]时 日月 ,星辰 云气 ,规 (蚊 )行 侥 (蛲 )重 (动 ),戴 根 之徒 ,皆取 生 ”,道能包含天下,是万物生成和存在的依据。

《黄帝四经》还论述了“道”的基本特 征 :“恒无之初 ,迥同大 (太 )虚 。虚同为一 ,恒一而止 。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这是说道在天地未形成之前的 “恒无之初 ”就存在了 ,是混沌的“太虚 ”。

它无形无名 ,包天包地,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生不死,没有力量可以将其破坏。“古 (故 )未有以 ,万物莫以。古 (故 )无有形 ,大迥无 名 。天弗能覆 ,地弗能载 。小以成小 ,大以成 大 ,盈四海之内 ,又包其外 。在阴不腐 ,在阳不焦 。”

虽然“道”神秘莫测 、至高无上 ,但仍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又不是人人可以掌握的 。唯有“圣 人 ”才能够认识和掌握它 ,“故唯圣人能察无刑 (形 ),能听无 [声 ]”。

“圣人 ”既然能理解“道 ”,所以它也就能够察知俗人不知道的宇宙全体规律 :“通天地之静 …… 知人之所 不能知 ,服人之所不能得 ”。

除“道”以外 ,《黄帝四经》中还多次出现 了“天 ”、“天道 ”、“天极”、“道 ”、“虚 无形 ”、 “ 一 ”等概念 ,“一 者,道其本也 ”“理之所在 ,胃(谓 )之 ”。

《黄帝四经》将道分为“天稽”、“地稽”、“人稽”(见《经法·四度》),或“天时”、“地利”、“人事”(见《十大经·前道》)。

《易·说卦》尊而循之:“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管子·霸言》亦引而伸之:“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

《周易》一直被认为是 '推天道而明人事 ’ 之书,这主要是就《易传》而言。据传此书为孔子所著,代表了孔子秘而不传的学问——“天道”。

《易传》与《黄帝四经》一致认为道是形而上的世界本体、万物的根源,《易传》里反复论述了天道、地道、人道的内涵及其贯通。

易”道本体在空间上包天包地,生成万物:“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 遗。” “夫易 ,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 ,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 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经·系辞上》

在时间上,“易”道本体贯穿万物始终,“其道甚大,百物不 废 ,惧以终始”。

“易”道本体寂然不动,恒久存在:“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易经·恒· 彖》)

“易”道为形而上学的本体: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

“易”道本体是宇宙总规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系辞上》)(《易经·系辞上》)

“易经”不仅描述本体世界,也阐释了现象世界的变化规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 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经·系辞下》) “神无方而易无体”(《易经 ·系辞 上》)

“易传”认为本体静寂不动,感而遂生现象世界,二者无有相生,是天下最大的秘密:“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易经·系辞上》)

2022年三月初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