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灸后重要的调养与禁忌方法

 GG2010 2022-04-06

庄绰在“灸讫补养法第十”重申孙思邈关于在膏肓穴施灸后的宜忌,提出应饮食温软清淡,不要吃过饱,不吃生冷油腻以及海鲜等发物,“并触冒风寒暑湿,勿以阳气乍盛辄犯房室。”还提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又当灸足三里,引火气以实下。随病深浅,加以岁月将息,则可保平复。不然,是犹倚一木以支大厦之倾,又发而去之,其终从晋侯之归,非灸之罪也。从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言,其数量较少且非人物评传。

王执中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太平圣惠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禁灸的腧穴进行整理,提出禁灸穴位经渠、天府、风府、哑门、膝眼、丝竹空、头维、人迎、渊腋、承光、脊中、乳中、睛明和下关共计14个,并对其原因做出表述,如《针灸资生经第一偃伏头部中行十穴》记载“风府,一名舌本,在项后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禁灸,使人失音”、“哑门,(一作喑),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取之。禁,令人哑。

依据疾病的病情变化看施灸禁忌

依据疾病的病情变化看施灸禁忌,灸法有助阳化热之功,亦有伤津耗液之弊。王执中认为伤寒阴症可灸,而阳证当针,如《第七 伤寒(热病阴证阳证)》记载:“凡治伤寒,惟阴证可灸,余皆当针。又如《第四 唾血》载“凡内损(又作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地五会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

对灸后所饮食和护理的禁忌,《针灸资生经》中提倡灸后饮食当以清淡为主,可使胃气平和,气血流通,利于邪气的排出和正气的恢复;还应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的波动影响疗效。

如《第二 忌食物》中记载:“即灸,忌猪、鱼、热面、生酒、动风冷物,鸡肉最毒,而房劳尤当忌也”;《下经》云:“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食生硬物,兼忌思虑、忧愁、恚怒、呼骂、呼嗟叹息等。窦材强调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他以《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为研究始点,认为阳气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人的一生就是阳气由强到弱的缓慢消耗过程。上卷《住世之法》云:“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

窦材通过长期的观察,将人体的衰老现象与阳气的消耗相联系。因此人至晚年会出现阳气衰,手足不暖,下元虚疲,动作艰难的现象。故窦材基于道家理论提出:“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道家以为,纯阳为仙,纯阴为鬼,而人介于阴阳之间,鬼神参半。

南诏史是针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成果颇多,是以道家以消尽阴翳,练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窦材强调扶阳,亦可从此窥知一二。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先。将保扶阳气作为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根本。窦材认为艾灸可以扶阳,并提出“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之法,可见灼艾扶阳之功。

灸必发疮的机理

关于灸疮发与不发的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早在东晋的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就有“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的记载,认为灸得脓出,风寒随脓而出,不得脓出则病难以祛除。唐代的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得发则病愈矣”;明代的杨继洲《针灸大成》认为“要得脓出多,而疾除”;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灸后艾疤发作时,脓水稠多,其病易愈。”

可见灸疮发的出脓是给邪气一个出路的关键,而灸疮发则有利于疾病的痊愈。笔者认为灸必发疮,发灸疮的目的在于调动正气,激发系统的免疫功能。灸疮具有较长时间排毒流脓泻浊的功效,能使体内“痰”“湿”“淤”等阴盛之物及时排出体外,有标本缓急之功。

灸治保健常用足三里、中脘等穴扶养脾胃。“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黄帝内经》)”在《素问 上古天真论》载“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阳明经的盛衰关系脾胃的功能。

《景岳全书》记载“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强调了脾胃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养生当先调养脾胃。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治疗胃脏疾病,孙思邈曾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充分肯定了足三里穴的保健治疗作用。

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常灸此二穴可扶养脾胃,起到保健功效。在《扁鹊心书》中提倡的保扶阳气多灸命关、关元二穴。命关即食窦穴,“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此穴居于脐下胞中,一源而三歧,冲任督三脉皆起于此,又为小肠募穴,功能治疗元气虚的病症,为人体一大强壮要穴。命关、关元同取,则可先后天同补,速奏回阳之功。

凡人便施与自灸的区别

东晋陈延之的《小品方》中灸提到“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所谓凡人便施,是指不懂医的百姓,只有依据自己的疼痛部位,即可自行随意施灸,而不强调的辨证。而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中所提倡的自灸是指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辨证选穴,并要亲自为患者点穴,而后由患者自行施灸方法。从中体现了宋代医家更加注重经络腧穴理论及辨证施治的特点。

宋代社会文化科技高度发达,政府关注针灸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针灸学的社会地位,校勘整理针灸古籍,编纂针灸专著,开设针灸专业,铸造针灸铜人,大量出版发行针灸著作,使针灸得以流传与普及。

宋代灸法具有重视经络腧穴理论、施灸材料丰富,施灸方法多样,麻醉施灸,临证中的灸药结合并提倡自灸等特点;并提出注重保扶阳气,温补脾肾、及防病保健等理论观点。本文客观地分析评价宋代医家在灸法方面的创新与成就,从中获取有助于中医现代化的实质性内容,力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传播推广艾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防病治病方法,为人类的保健服务。

通过对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灸法专著的研读,从中整理和挖掘宋代历史背景对灸法发展的渊源,明晰当时施灸的特点,概括总结宋代灸法的理论,便于更好的指导针灸的教学和临床工作。

近年来,人们对中医的热度持续上升,越发关注中医这门学科。针灸作为中医学科的主要部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灸法以其施治方便、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对于灸法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灸法作为绿色疗法已被应用到临床各科,取得显著的疗效。

结语

灸法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及温灸器灸四部分。其中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是将艾柱直接置于皮肤上的施灸方法,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但是因现代人无法接受施灸后留下的瘢痕。

所以直接灸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小;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柱与施灸腧穴皮肤之间隔开而施灸的方法,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艾条灸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悬起灸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分为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因施灸的方法不同,临床疗效也有所不同。

隔姜灸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临床上隔姜灸的应用更为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等学科秦仑用隔姜间接灸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的疗效。隔姜灸在外科中的应用取得一定的疗效。利用现有的资料,全面阐述、具体 分析、系统评鉴,尽可能客观地将针灸展现给世人,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