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079:想要心自在 先学不动心

 新用户17779036 2022-04-07
导读
魂和魄到底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关系?圣人的魂魄和我们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眼睛看东西,魂会被勾走?心神和意识怎样把人拖进烦恼的漩涡?为什么说看住了自己的心,也就斩断了烦恼的根?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今天,我们一起来精读《关尹子》符篇的第五章,先读经文。
01
关尹子曰:众人以魄摄魂者,金有余则木不足也;圣人以魂运魄者,木有余则金不足也。盖魄之藏魂俱之,魂之游魄因之。
魂昼寓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见者魂,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天地者,魂狃习也。梦者魄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彼我者,魄狃习也。
火生土,故神生意;土生金,故意生魄。神之所动,不名神,名意;意之所动,不名意,名魄。
惟圣人知我无我,知物无物,皆因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
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矣。盖无火则无土,无意则无魄矣。盖无土则无金。一者不存,五者皆废。
既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魂,斯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魄。凡造化所妙皆吾魂,凡造化所有皆吾魄,则无有一物可役我者。
02
这一段的经文不仅仅长,而且非常地难翻译、难理解,我几乎花了整整一小天,感觉自己累个半死,才把它稍微能够讲明白。
关尹子告诉我们说,普通人妄想贪着,沉迷于肉体欲望的满足,阴魄强盛抑制了清净无染、向善向上的阳魂。
五行属金的肺魄就显得过剩、多余,而五行属木的肝魂则显得相对不足。
而体道、得道的圣人则是因为心的开悟而能够清净无染。外行众善,用向上的阳魂,抑制住后天的欲望,控制了向下的阴魄。
五行属木的肝魂就会显得有余,而五行属金的肺魄反而显得相对不足。
这大概是由于魄属阴,而阴主静,魄隐藏于夜,魂也就跟着魄一起隐藏了。
而魂属阳,阳主动,魂白天的时候会到处游荡,魄也就跟着魂一起游荡。
03
魂为肝脏之神,而肝开窍于目,所以魂白天就住在眼睛里;而魄为肺脏之神,所以魄晚上就住在肺脏里。
这中间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地方的翻译跟原文是有所不同的。
之所以会不同,是因为牛道淳道长在注解的时候认为“魄夜舍肝”这四个字放在这里,是与文理违背的,应该是传写的时候出了错误。
我又特意请教了老中医,老中医的说法和牛道长的说法一样,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改正过来了。
白天的时候,魄也会跟随着魂一道住在眼睛里,而晚上的时候魂也就跟着魄一起藏到了肺脏里。
白天魂在眼睛里,所以能够看见各种色相。夜晚魄住在肺脏里,所以能够在梦境里看到各种东西。
能够看见各种色相的是魂,而魂刚开始看见东西的时候,是没有分别的,然后忽然又产生了分别意识,知道在上面的叫做天,在下面的叫做地。
这是因为魂有喜欢游戏的习性,受到后天分别意识的污染,从而养成了分别的习惯。
能够梦见各种事物的是魄,魄本来做梦的时候也是没有分别的,慢慢产生了分别会把人和我分开,把外在的事物也分成人家的和我自己的。
这也是因为魄受到后天分别意识所染,而慢慢养成了分别的习惯。
04
五行之火,能生五行之土,因此五行属火的心神就能够生出五行属土的脾意,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意识。土能够生金,因此脾意又能够生出肺魄。
心神一旦有了运动变化,它便不能再叫做心神了,因为属火的心神转化成了属土的脾意。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叫做意识
脾意有所运动变化,就会生成肺魄,五行又从土变成金。因此运动变化的意识也就不能叫做脾意了,而应该被称为肺魄。
只有体道、悟道的圣人知道,所谓的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而物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物。
领悟我根本没有我,物也根本没有物,都只是人思想和意识思虑、计算、分别之后才产生的。
因此上,万事万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用如如不动的、没有分别的先天之性去面对。而不是用后天的种种分别、种种计算的意识去面对和处理。
所谓的如如不动的本性,就是心神还没有萌生的那个原始状态。
没有了心神自然就不会生出脾意,产生种种分别意识,大概就像没有了火就不会有土一样。
没有了种种分别的意识,也就是脾意,自然也就不会有肺魄,这大概就像没有了土,也就不会有金一样。
五行当中有一个不存在了,少了一环,那么这个五行流转就不存在了,五行就一起全部都废掉了。
既然能够融于万物,把天地万物看成浑然一体的魂,那就也能够天地万物之魄为一魄。
这样一来,凡是大道造化万物的奇妙之处,都是我的魂,大道造化出的万事万物也都是我的魄。
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了一种事物能够拖累和役使我们了。
05
我们费了老鼻子劲,把这一章的文字用今天的家常话翻译了一遍,但如果没有阴阳五行的基本常识和中医的基本概念仍然是云里雾里。
这一章本质上还是在告诉我们,咱们这些普通人为什么还生活在三界内,还会在五行中,还不能得自在,还不能够回归清净。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魂,白天呆在眼睛里,眼睛一看东西,魂就变成心神,心神一动,便有脾意,便开始有分别。
分别好坏、善恶,脾意一动便有好恶的肺魄产生,便产生想拥有或者想摆脱的想法,也就有了私欲。
我们平常讲谁谁谁的魂被勾走了,实际上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咱们因为看见外在的东西而动心,又因为动心而分别,再因为分别而想贪占,内在就充满了“贪、嗔、痴”。
我们原来清清静静,没有任何污染的心,便被外物所染、所牵、所绊、所累,就掉进了妄想和烦恼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06
我们平常还说,谁谁谁特别有魄力。实际上,魄力本质上是肺气足,是欲望强烈。
而欲望的根在于脾气运动,也就是分别意识,而分别意识的根又是运动变化的心神,心神的根又在肝魂。
我们普通人没完没了的烦,那是因为五神在没完没了的循环运转,也就是我们一直困在五行之中。
而圣人之所以能够清净自在,能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他们能够斩断六尘接触六根而触动心神。
他们可以不让自己的心神发动,也就是说圣人能够做到外境动而心不动,心不动就不分别,也就自然没有好恶,五行循环也就彻底停止了。
没有了心神之火,自然也就产生不了脾意之土,更不会产生肺魄之金。一环断,五环全停,全部废止。
也就是说,圣人的心能够定住,能够八风吹不动。而我们的心神,只要眼睛看到一点东西,耳朵听到一点声音,魂儿就被勾走了。
魂一动心就跟着动,心一动脾就跟着动,脾一动肺就跟着动,五行就转起来了,烦恼的机器就开起来了,就是成了冯小刚的电影《没完没了》。
07
咱们真的完全能够读懂《关尹子》的这段话,就应该明白他老人家在告诉我们:
我们人生命的魂和魄都心相关,而且我们的魂和魄都特别善于欺骗我们。
第二,烦恼的根是欲望,也就是魄。欲望的根是分别意识,也就是脾意,而分别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心神动。
由此可见,管住自己的心,烦恼就会自动消失,这本质上就像釜底抽薪一样。
第三,放下人我的分别,放下物我,物和物的分别,人的心才能真正地回归清净、实现自在。
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尽量不要跟外在的人事物去较劲了。只要手上没事儿,尽量闭目观心,好好地看好自己的心念。就像《金刚经》上讲的“善护念”
因为我们看住了自己的心,也就斩断了烦恼的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