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略随笔:心智是最为稀缺的战略禀赋及价值

 mynotebook 2022-04-07

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融合驱动,已经使得所从事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时下最为喧嚣的产业。为此而生的战略规划、博弈、管理成为其间最高阶、最热门的讨论话题。

穿梭于纷繁芜杂的战略流派之中,一直在思考作为经济学的最高阶分支,战略的核心同样不外乎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

近日正值研讨有关电动、智能、数字汽车战略定位的话题,对于战略需要解决的稀缺话题似乎又多了一些认识。

一、战略所需要面临的第一重稀缺:消费者有限的支付能力和心智资源,于后者更为重要

当战略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廉物美的价值体验之时,从字面来看就可看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价廉,意在满足消费者有限的支付能力。二是物美,所谓的物美,正在于为消费者创造极致体验。使其在决策、购买、使用、服务乃至二手出售等全过程中都能省心、舒心、悦心。

省心、舒心、悦心的背后,其内在的逻辑正在于有限理性的消费者,在外在海量的物质和信息面前,其心智资源极为稀缺,只能出于现有认知,接受外在很小的一部分。

如果谁能第一个或更快、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持续性的创造最优体验,就必然能够在激烈的战略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接纳,从而战胜其它竞争对手,这是数一数二的背后逻辑,也是战略定位流派的立足之本。

当下的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互联网科技企业蜂拥而上,其战略成功的第一重挑战,就是如何赢得消费者稀缺心智资源的认可。

二、战略所需要面临的第二重稀缺:与土地、资源、资本等要素相比,来自企业的心智资源尤其是企业家的心智资源更为稀缺

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柯达等科技企业的案例表明,在激荡变革的时代,企业战略转型的艰巨复杂难以胜数,真正走出来的寥寥无几。

纵观近二十年来战略转型成功的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就目前来看,也就仅仅走出来微软一家。

战略转型何以如此复杂?没有看到或研判到新趋势的来临,资本、资源投入的不足,都也许可以作为战略未能转型成功的外在原因。

然而,最为重要的,在于面对新的创新者,现有企业尤其是企业家的心智资源难以抵挡。

相比全心专注的新来者,传统战略者们既要守旧、更要迎新,而新旧之间的博弈更是耗尽了传统战略者们极为有限的心智资源。

由此,延伸到关于所有战略的核心话题,要求专注、聚焦的根本原因,也是在于企业,尤其是企业家们的心智资源是极为稀缺和有限的。

一言蔽之,在激烈充分的市场竞争中,之于战略达成的两方,消费者、企业者的心智资源都是极为有限和稀缺的。谁的战略做好了心智稀缺资源的更好匹配,谁的战略就更有望走向成功。所有的企业尽皆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